菜根谭:从容处世,淡然观事!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菜根谭
饱尝人间酸甜苦辣的人,任由世间反复无常,他总懒得睁开眼去注意一下;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即使被人呼牛唤马地吆喝,也菜根谭:从容处世,淡然观事!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菜根谭
饱尝人间酸甜苦辣的人,任由世间反复无常,他总懒得睁开眼去注意一下;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即使被人呼牛唤马地吆喝,也只是一味点头而已。《菜根谭》里说到两种人,一种人饱谙世事,所以任风雨翻覆也不睁开眼;
另一种人,看透人世的沧桑,不管富贵贫贱,他也不过一味点头。其实,这两种人的处世态度可以归为一点,那就是从容处事,淡然观世。
在面临风雨很多人都匆忙奔跑,而总有些人会淡然安定地欣赏雨景,这些人其实深谙从容的生活智慧。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别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他镇定从容。
其实,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不能控制环境的表现。
它们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面对得意和失意,都能从容面对。
公元979年初,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十分自得,他又主张乘胜伐辽,收回被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宋朝大将潘美反对此议:“我军大胜,此刻也不能志得意满,轻敌冒进。眼下尚需稳定形势,士卒也需休整。”
总侍卫崔翰大声反对:“此乃天赐良机,岂可轻易放弃呢?陛下进兵之举甚合民心,必群起响应。我军又是得胜之师,伐辽必有胜算。”
宋太宗本求胜心切,遂大举北进。宋军快到高粱河时,遭到辽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宋太宗也不知去向。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也随宋太宗亲征。他手下的将领猜测宋太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于是私下商议立赵德昭为帝。
众将领面劝赵德昭道:“如今军心不稳,大敌当前,大王如不当机立断,承继大统,恐怕变乱不止。恭请大王迅速登上帝位,号召天下。”
赵德昭面对众将拥立,一时心动。宋太祖赵匡胤去世时,他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却遵循母亲的遗命,让弟弟赵匡义做了皇帝。
这件事情曾让赵德昭心情不快。赵德昭的一位亲信劝他不可这样:“事已至此,只要大王参透荣辱,顺天应命,也不会感到做个逍遥亲王有什么不快。”
赵德昭是聪明之人,不觉为自己先前的失误暗自叫险。自此,他天天纵歌饮酒,对宋太宗又是极其恭敬,宋太宗对他并不怀疑,君臣相安无事。
今日面对此变,赵德昭心里千肠百转。他思忖这件事关系太大,万不可因贪求帝位而犯下致命之祸。
太宗虽是失踪,终究不能肯定他已蒙难,如果自己轻率即位,太宗又没死,太宗自是不能放过他,如此自己连性命都将不保。
赵德昭越想
菜根谭:从容处世,淡然观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