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糜治疗方案.docx口糜治疗方案
原料:、黄连l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清宣郁火。
用途:口疮;口糜;流涎;牙龈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文某某,女,50岁,热乘心脾,气冲于口,故令人口苦生疮。口咸则为寒,咸挟苦或燥为热,酸 则停滞,涩则因燥,淡则由虚,苦则为热,热甚则甘也。凡口甘及干燥,患痈疽 之后者多有之。
□
胃热则口臭,脾热则口甜、心热则口燥,胆热则口苦,肺热则喉腥,肝热则口酸, 肺虚则口辛,肾热则口咸,胃虚则口淡。
□
谋虑不决,肝移热于胆而口苦者,思虑烦恼气郁于胸膈,及心脾蕴热冲发于口, 亦令人口臭也。脾气凝滞,风热加之,则发口疮也。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 也。
或问口臭一证。曰:脏腑热气,燥腐蕴积于胸膈之间,冲发于口,则口气臭也。 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而烂也。又云:少阴之脉,火气内发,上
为口糜,治以苦寒是也。口疮者,乃脾气凝滞,风热加之则发口疮。小儿将养太 过温暖,心脏客热,其口亦疮。
伤寒狐惑之证,上唇生疮,虫食其脏;下唇生疮,虫食其肛。此口疮内应脏腑之 邪热然也。
脉候
左寸脉浮而数者,口生疮。洪数,心热口苦。右寸脉浮数,肺热口辛。左关弦数 而虚,胆虚口苦甚。左关洪而实,肝热口酸。右关沉实,脾胃有热口甘。兼洪数 者,口疮,或为重舌、木舌。脉虚者,中气不足。口疮服凉药不愈,宜理中汤。 治法
实热口疮新发者,用凉膈散、甘桔汤之类皆可愈。西瓜浆水徐徐饮妙。冬月无瓜 以烧灰嚼之。
酒色过度之人服凉药久而不愈者,乃中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用理中汤反治之 而愈甚者,加附子或用官桂嗡之亦妙。
肝胆有实热令人口酸而苦,小柴胡汤加甘草、龙胆草、青皮之类,甚者当归龙荟 丸、龙胆泻肝汤。若谋虑不决,肝胆虚而口苦者,人参、远志、茯神、甘草为君, 柴胡、龙胆草为佐使,甚者钱氏地黄丸。所谓虚者补其母也。
心热而口苦,或口舌生疮、黄连泻心汤、牛黄清心丸、凉膈散之类主之。脾热而 口甜者,三黄丸、平胃散之类。肺热而口辛者,以甘桔汤、泻白散、金沸草散之 类。
口舌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如圣汤、甘桔汤加苓、连。仍擦以柳花散。
口糜,好饮酒人多有此疾,易老用五苓散、导赤散合服,效。有下颔不收者乃骨 脱,令患人坐定,用手揉脸百十遍,令患人张口,用两大拇指入患人口内拿定牙, 外用两手指将下往上兜,则入臼矣。
阴阳散等方数口疮立愈,不可不知。
药方
(《千金》)甘露饮 治男妇小儿胃中客热,牙宣气,牙龈肿烂,时出脓血,口 舌生疮,咽喉肿痛。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多劳,湿热相搏,致生胆 病,身面皆黄。
或时身热而肿,大小便不调。
枇杷叶(拭去毛)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枳壳(炒)茵陈石斛黄苓 (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水一钟煎七分,食后服。《本事方》无麦门冬、茵陈,加山豆根、犀 角屑,大有神效。
升麻汤治膈上有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升麻葛根赤芍药甘草(各一钱半)人参(二分)桔梗(二钱) 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局方》)三黄丸 治脾热口疳口气。兼治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
黄苓(春四、夏秋六、冬三两)黄连(春四夏五、秋三冬二)大黄(春三秋二、 夏一冬五)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三服,一月病愈。久服 行如奔马。
(《河间》)益胆汤 治谋虑不决,肝胆虚,气上溢则口苦。
黄苓(去朽)甘草(炙)人参(各一钱)官桂(五分)苦参茯神(各三分)
远志(七分)
上咀,作一服,水钟半煎一钟,温服。
(《东垣》)柴胡地骨皮汤 治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生疮溃 烂,心胃壅热,水谷不化等证。
柴胡地骨皮(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水钟半煎一钟,食后温服。如病患大段实者,加大黄、朴硝以 利之。
(《良方》)龙胆汤 治热口苦,名曰胆瘴。
龙胆草黄连(各四分)人参天门冬知母黄苓(各七分)柴胡(一钱)山析
子麦门冬五味子甘草(各五分)
上理,每服五钱,水钟半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良方》)玄参散 治满口并舌生疮,连齿龈烂痛。
玄参升麻独活麦门冬(去心)黄苓黄柏大黄(炒)析子仁前胡犀角屑甘 草(炙。各三分)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钟半煎五分,不拘时温服。
升麻煎 治膀胱热不已,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升麻玄参射干(各四两)大青黄柏(各三两)蔷薇根白皮(四两)
上咀,水七升煮一升五合,去滓下蜜更煎二三沸取起,冷咽之。
(《直指》)升麻散 治心脾有热,口舌破裂生疮。
升麻玄参川萼生地黄(酒洗)麦门冬(去心。各五钱)大黄赤芍药黄连枯
黄苓甘草(焙。各三钱)
为末,每服五钱,姜枣煎,食远服。
生地黄膏 治口舌疮肿
口糜治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