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指标测定
第1页,本讲稿共18页
水质指标测定
李莎03081049
第2页,本讲稿共18页
一、无机物指标的测定
(一)悬浮固体物和溶解固形物的测定
用某种过滤材料分离出来的固形物为悬浮固形物,变色点),PH=。滴定中发生以下反应:
CO32 -+H+== HCO3-
酚酞变色时,CO2-几乎全部生成HCO3- 。
2. 酚酞后碱度
是在酚酞变色后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酸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计算所测得的含量,记作M。滴定终点PH=(甲基橙变色点),滴定在原来基础上发生下列反应:
HCO-+H+==H2CO3==H2O+CO2
甲基橙变色时,HCO-全部反应完毕。
3.总碱度
H=P+M
第8页,本讲稿共18页
(五)酸度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那些能放出质子的物质的含量,主要是游离二氧化碳(在水中以H2CO3形式存在)、HCO-、HPO4-、有机酸等。其测定方法为,选用酚酞为指示剂;用强碱标准溶液来对他们滴定。
第9页,本讲稿共18页
(六)氯化物
氯化物的测定常用银量法,即在PH=7左右的中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铬酸钾与稍过量的硝酸银作用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使溶液显橙色即为滴定中点。
指示剂K2CrO4浓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因为过大或过小会造成析出Ag2CrO4红色沉淀过早或过晚,导致较大误差。所以Ag2CrO4沉淀的出现应恰好在计量点附近。理论上可以计算出计量点时所需要的CrO42-浓度。
计量点时,游离的Ag+浓度为
c(Ag+)=c(Cl-)= *10-5(mol/L)
此时,CrO42-的浓度应为c(CrO42-)=*10-2(mol/L)
由于K2CrO4显黄色,影响终点观察,实际测定时浓度应略低些。
先用1:1硝酸溶液洗涤G4玻璃过滤器,再用蒸馏水洗净,置于105~110℃烘箱中烘干1h。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至恒重,记下过滤器G2质量(mg)。
第10页,本讲稿共18页
(七)溶解氧
(1) 碱性条件下,Mn2+生成Mn(OH)2白色沉淀
水中溶解氧常用碘量法测定,其原理是水中溶解氧在碱性条件下定量氧化为和,而和又定量氧化为,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所生成的,即可求出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反应过成如下:
Mn2++2OH-=Mn(OH)2↓
(2) 水中溶解氧与Mn(OH)2作用生成Mn(Ⅲ)和Mn(Ⅳ)
2Mn(OH)2+O2→2H2MnO3↓
4 Mn(OH)2+O2+2H2O→4 Mn(OH)3↓
(3) 在酸性条件下Mn(Ⅲ)和Mn(Ⅳ)氧化I-为I2
H2MnO3+4H++2I-→Mn2++I2+3H2O
2Mn(OH)3+6H++2I-→2Mn2++I2+6H2O
(4)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定量生成的碘
I2+2S2O32-→2I-+S4O62-
从上述反应的定量关系可以看出
nO2 :nI2=1:2
而 nI2 : nS2O32-=1 : 2
所以 nO2:nS2O32-=1 : 4
第11页,本讲稿共18页
(八)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硫酸盐的测定有重量法和铬酸钡光度法。重量法即为硫酸钡沉淀的重量法。铬酸钡光度法为一间接法,其原理是用过量的铬酸钡酸性悬浊液与水样中硫酸根离子作用生成硫酸钡沉淀,
过滤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由硫酸根定量置换出的黄色铬酸根离子,从而间接求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亚硫酸钠的测定,用碘酸钾-碘化钾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亚硫酸钠。淀粉溶液为指示剂,蓝色出现为终点。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与碘化钾作用,定量生成I2。
IO3-+5I-+6H +==3I2+3H2O
I2与SO32发生定量反应I2+SO32-+H2O==2I-+SO2-+2H+
与的定量关系为n(SO32-)=1/3n(IO3-)
第12页,本讲稿共18页
(九)磷酸盐
测定锅水中磷酸盐含量主要采用磷钒钼黄分光光度法。,磷酸盐、钼酸盐和偏钒酸盐作用生成黄色的磷钒钼酸
H3PO4+22(NH4)
2MoO4+2NH4VO2+23H2SO4→P2O5·V2O5·22MoO3+23(NH4)SO4+26H2O
磷钒钼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35nm,为方便起见一般测定时在420nm波长下测定。
第13页,本讲稿共18页
二BOD5、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
第14页,本讲稿共18页
(一) 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易被强化学氧化剂氧化的
水质指标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