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梅生香 ,魅影逐梦
有人说,川剧光有好演员也不见得能出好戏, 一定要有好领导才能出好戏,因为剧团的领导在负责艺术管理,他们如果懂艺术规律,
按规律办事,才可能推出好戏来。 但说到底,中国戏曲艺术是 “金子塔没有副院长的架子。我问她,“怎么就学戏了呢? ”这一问,时间就马不停蹄地回到了 1988 年。
[ “摇旦子 ”变身 “公主 ” ]
1988 年,王家有女初长成, 小玉梅才十三岁, 就露出了美人的端
倪—— 面如满月,眉色如黛,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会说话 还有一
副含着露珠的清澈透亮的嗓子。 她仿佛生来就爱唱爱跳, 活脱脱就是
那背着翎子的 “摇旦子 ”。 “摇旦子 ”是四川方言用来形容活泼的人的词
汇,长辈们常会用它来责备孩子的不安分。 但王玉梅的父母并不责备
她,相反,酷爱二胡、会敲洋琴的父亲还很支持女儿。当某一天街头
的广告栏中贴着四川省川剧学校 (现在名为四川省职业艺术学院) 招
生简章时,父亲毫不犹豫地将它揭下来揣回家。
“戏子 ”在人们惯常的思维里,似乎带着一丝悲凉气,但儿时的王玉梅与现在的她一个样,乐观向上、活泼开朗,明丽得像四季中最晴
好的天。学校开始还因为她个子不高不想收她呢, 可当她那副嗓子一
“奔”过来,就无人能挡了。也就是 1988 年,不满 13 岁的她就是凭借嗓音优势,以《黄土高坡》 《信天游》两首歌考入川剧学校自贡班。
进入梦寐以求的川剧学校之后,王玉梅才发现自己 “处境不妙 ”。
入学一年后, 学校演员班排练 《挡兵》,她在《挡兵》里反饰男角, 尽管头筘勒得人不由自主地冒眼泪, 但还是抵不过初次登台的兴奋。 可是,当王玉梅一站上舞台, 就尴尬地发现,与她对戏的女演员足足比她高出一个头,怎么演都觉得别扭。后来,老师劝她改 “帮腔 ”,她哭
了一夜之后十分不情愿地去找教 “帮腔 ”的谢永芳老师,准备改弦易辙转“专业 ”。然而,当王玉梅静静地立在一旁等待 “发落 ”时,谢永芳却发现:这个小姑娘除了身高不够, 拥有很多优越的条件 —— 难得一闻的好嗓音、光彩照人的容貌、个性单纯且充满灵气 思虑再三, 谢永芳决定找到领导 “保下 ”她。
也许是因为命运眷顾,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贵人相助, 加上王玉梅的刻苦上进,使她得已保全最初的梦想 —— 站在舞台上。1992 年,王玉梅从川剧学校毕业, 进入自贡市川剧团。 自贡市川剧团当时是国家级的剧团,有 “川剧窝子 ”之称,那里云集了众多名家:魏明伦、南国、简小丽
一切都是崭新而充满希望的。 1994 年,魏明伦的新作大幕剧 《中国公主杜兰朵》问世。入团仅两年的王玉梅被选中,扮演那位芳华绝代、个性鲜明的公主杜兰朵, 这个角色极难把握。《中国公主杜兰朵》成为她从艺生涯中的第一个惊喜,也成为她人生中的第一个 “坎”。
“在戏校和刚出戏校的时候, 都是听导演的,导演怎么排我就怎么演,依葫芦画瓢,自己不太动脑筋。到 “杜兰朵 ”这里,我才发现,自
以为自己是悟性较好的 “佼佼者 ”,原来不过是一只 “井底蛙 ”,那种 “复
制式 ”表演行不通了, “形”到了 “神”未到 ”每当提到《杜兰朵》,王玉
梅就感慨万千,
玉梅生香,魅影逐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