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歌曲相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能够识读简洁乐谱。
(三)创建
1。探究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建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心情一样的律动或舞蹈,并参加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一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嬉戏并参加表演。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宠爱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常常倾听。
主动参与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沟通。
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相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识的影视片,简洁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相宜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一样历史时期、不一样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加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洁的形体动作协作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仿照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加音乐活动。
六、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溢学问性、趣味性、探究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专心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学问,驾驭技能。并留意在课堂上实行必需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潜质及创新潜质,用简洁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宠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一样的学生要留意采纳不一样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老师从中总结阅历。
第2篇:小学音乐教学安排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2、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
3、初步运用气息限制,做力度改变的练习。
4、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留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5、二声部发声渐渐做到声部和谐。
二、视唱、学问、练耳部分:
1、读谱学问:结合键盘相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相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号及其唱法。
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老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练耳部分:练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2——4小
小学音乐教学安排(共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