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城市总体规划 2010年——2025年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研究院
概要:
城市性质定位
县域总体规划
规划区范围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城镇总体布局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五横”即三陵路、三都路、朱柏公路、张陵路、洪马公路。
主要对外交通:西铜高速、包茂高速、咸铜公路、咸铜铁路、西咸铁路
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河流水系、水库、水源涵养区。
生态保育区:北部三个台原区、南部平原的农田水塘、已建成的国道、高速公路主干线两侧林带。
生态开敞区:南部的冲积平原区,以及北部台原上主要村镇建设用地。
生态恢复区:南北部交界处、河流中下游地带、西北山区地带。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
县域空间管制分区规划图
四个分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三原中心城区、重点镇中心区
优化开发区:县域南部平原地区
限制开发区:县域北部台原地区
禁止开发区:河流水域保护地区
三大产业发展引导及控制区域:西北生态旅游发展区、北塬农林旅游发展区、南部综合经济区。
西北生态旅游发展区:西北山区不适宜传统产业发展,需控制人口增长,产业由种植业向林业转化,
积极发展旅游业,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本区的特色产业。
北塬农林旅游发展区:生态环境脆弱,水滋养缺乏。未来产业应限制工业发展,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并积极利用文物古迹遗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南部综合经济区:适宜发展第二产业,但应集中布局平原区的城镇区以外应大力发展节水型都市生态农业。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图
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两带三区四心”的整体规划结构
“两带”即东部结合唐帝陵以及陪葬墓形成帝陵保护带、西部结合遗址及历史人文景点形成历史人文保护带。
“三区”即名城保护区、遗址保护区、唐帝陵保护区。
“四心”即保护区内的核心保护区域。
结合县域内现有道路将各景区串联起来,形成展示三原形象风貌、提升三原知名度、彰显三原特色的旅游空间结构。
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将三原县划分六个片区为古城文化旅游区、郊野生态休闲区、唐陵怀古观光区、渭北民俗体验区、墓葬遗址科考区及深林旅游体验区。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图
规划区范围
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控制区范围图
控制范围:
东至安陵路
西至县域边界
南至县域边界
北至规划中东里路,东里花园
规划控制区面积为115平方公里
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图
规划区土地使用功能分区图
农业生态区
分区范围:城区北部的生态科技示范园、老城区西北部生态用地及规划建设用地之外的其它农用地。
分区要求:对规划区内的农用地进行特殊保护。
城镇建设用地区
分区范围:中心城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分区要求:规划区范围内用于城市开发的土地。
远景发展备用区
分区范围:城市东部、南部和北部用地区域。
分区要求:预留作为城市远景开发的可建设用地,必要时可进行临时或永久性使用。
村镇建设用地区
分区范围: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包括村镇居民住宅及公共设施用地。
分区要求:规划范围内用于村镇建设开发的土地。
其他用地区
分区范围:城市西部池阳水库和规划区内军事特殊用地。
分区要求:严格保护规划区内的饮用水源。
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图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15万 中期:2020年17万
远期:2025年23万
用地规模 近期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为120㎡,建设用地控
制为18k㎡
㎡,建设用地
k㎡。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现状主要问题:
,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产布局分散,三产发展缓慢。
,绿化用地不足,环境由于工业影响较差。
。
。
现状分析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综合评定图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三原县具体情况对土地开发建设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为道路通达性、环境舒适性、发展积聚性。确定五个评价因子:西铜高速、关中环线、咸铜铁路、清峪河、建成区。
三原地势
陕西三原城市总体规划 2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