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108
WORD
省溆浦县兰岗山风电场进场道路
英雄桥通行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 写:
审 批:
-。
⑶基岩裂隙潜水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节理裂隙、节理裂隙,层面裂隙中,由于岩石裂隙多呈闭合或微状,水量多较小,对桥基施工影响不大。基岩裂隙水补给以孔隙潜水通过强透水性地层间接补给为主,部分为降水直接补给。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其变化速度要比浅层潜水反应慢,雨季水量较大,旱季水量小。
WORD
WORD
5 / 108
WORD
2、地层岩性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桥址区分布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填筑土、中砂等,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等。自新至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
⑴填筑土:浅红色,松散,主要成分为黏土,上层为人工新近堆积,尚未完成固结。该层主要分布与英雄桥侧桥台,。
⑵中砂:杂色,中密,饱和,母岩矿物成分主要为中风化石英质、砂岩及灰岩等,含量大于30%,粒径一般为1-4cm,个别大于20cm,多呈椭圆状,磨圆度较好,充填含少量砾石等,分布不均匀,含泥质约15%,颗粒级配一般。本次勘察揭露厚度约5m。
燕山期
桥址区揭露的基岩为花岗岩,褐黄色、灰色,中粗粒结构,块状结构,根据勘察揭露情况分为强风化及中风化两层。描述如下:
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含少量白云母颗粒,节理裂隙发育,裂面多见铁泥质浸染,岩质极软,锤击易碎,岩芯破碎,多呈块状,短柱状。该层场广泛分布,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为1-。
中风化花岗岩:灰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含少量白云母颗粒,节理裂隙发育,微闭状,岩质较坚硬,岩芯较完整,多呈长柱状、柱状,节长一般20-50cm不等。该层场广泛分布,厚度较大,存在球状风化现象。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为11m。
本施工组织设计将对本工程需投入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然后详细制定本工程施工方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进度、工艺等方面的阐述,并指出某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要求及容易出现的质量病害。本方案力求施工技术的先进合理、施工组织的严密周到,用以指导本工程的施工和管理,确保本工程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建设任务。
WORD
WORD
7 / 108
WORD
1、兰岗山风电场进场道路英雄桥通行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踏勘现场所掌握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有关会议所补充的说明。
3、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规程及施工检验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交通部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城市桥梁设计规》(CJJ11——2011)
(3)、《后预应力施工规程》(DBJ08-235-1999-75)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 》(JTG D63——2007))
(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CJJ 166——2011)
(8)、《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
(9)、《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
(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JTG/T B07-01-2006)
(11)、《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33--2006)
(1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 F50—2011)
(1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2——2008)
(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1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 -2005)
(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1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2003)
(1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
(19)、《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 85——2010)
1、遵循设计文件和规编制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的施工规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坚持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法中根据本公司的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
WORD
WORD
简支梁桥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