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第五讲 传统戏剧.ppt第五讲中国传统戏剧——《牡丹亭》的欣赏阅读书目: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2、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董每戡文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3、元·王实甫《西厢记》,王季思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4、明·汤显祖《牡丹亭》,徐朔方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5、清·孔尚任《桃花扇》,王季思、苏寰中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6、清·洪昇《长生殿》,徐朔方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一、中国传统戏剧的概念中国传统戏剧,指通过演员的人物装扮、歌舞表演敷演悲欢离合故事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1981年317种 2005年267种 2006-2010年156种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传统戏剧的两个黄金时代1、元杂剧迎来了中国戏剧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纪君祥《赵氏孤儿》2、明清传奇形成中国戏剧的第二个高峰。明清传奇是明清时期中长篇戏曲的总称。明代江南地区流行四种戏曲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昆山腔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昆曲,它是明中叶至清初最有影响、最为成熟的戏曲剧种,因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而得名。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汤显祖与《牡丹亭》(从宜黄腔到昆曲)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说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宜伶,宜黄腔,海盐腔汤显祖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汤显祖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1、故事梗概(55出)南宋时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16岁)私自游园,在梦中与素不相识的书生柳梦梅(20岁)幽会,尽男女之欢。醒来幽怀难遣,抑郁而死。杜宝升官离任,葬女于官衙花园。柳梦梅上京赴试时路过此地,在花园内拾得杜丽娘临终前的自画像。他观画思人,终于和杜丽娘的阴魂相会。柳梦梅挖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妇。后柳梦梅考中状元,杜宝拒不承认两人的婚事,最终由皇帝出面解决,全家大团圆。2、创作主旨:至情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词《牡丹亭》中“情”与“欲”的关系汤显祖以离奇的情节突显情的极致,富于张力。并且第一次在戏剧中肯定“欲”是“情”的基础,肯定情欲是一种美好的、应该得到合理满足的生命冲动。
大学语文 第五讲 传统戏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