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咏蝉.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咏蝉.docx唐诗三百首 -五言律诗:咏蝉
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诗人首
唐诗三百首
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 运用晋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
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 然后,写闻蝉鸣生悲感,“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 ,以反问的语句把蝉与己、心与物联系在一起。以拟人的笔法铺叙蝉的美德、从蝉
的形态习性写起, 写蝉适应季节的变化, 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出现;写蝉翼甚薄,蝉目常开, “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诗人谓之具有“君子达人之高行” 。因为蝉有这样的美德,所以诗人才引蝉自喻,以蝉为自己的人格化身。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骆宾王以蝉喻己,顾影自怜,正是感物联类,情以物迁。从骆宾王作于同时期
的《萤火赋序》中也可印证此论断: “物有感而情动,迹或均而心异。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 ”诗人的体验说明了感物生情的道理,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自然之物的某种同构对应。 诗人咏蝉之妙,不仅在于符合同构对应的原理, 而且还在于蝉意象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蕴。
诗歌鉴赏
此诗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 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 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
唐诗三百首
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
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
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
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动
作比兴的方法,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
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 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 卓
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
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
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 “白
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
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 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
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
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 “飞难进”比喻
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诗人也
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 融混而不可分了。 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
才算是“寄托遥深”。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咏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可爱小熙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