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指标意义.docx生化指标意义
一肝功能
肝功能试验的分类:
识别肝实质细胞通透性改变的试验:ALT、AST等升高。
指示肝细胞坏死的试验:血清中出现谷氨酸脱氢酶和线粒体谷草酶。
肝实质细胞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机制障碍的试验:如血清Alb、胆碱脂酶、凝负干扰。故 血清并没有避免溶血。
参考值:男11〜50 U/L
女7〜32 U/L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临床意义:过去称谷草转氨酶(GOT), 昧AST测定主要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AMI)、肝细胞及骨骼肌疾病。AMI发作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 约3~5天恢复正常。升高还见于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毒性肝炎,中毒 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早期正常),胆道阻塞,溶血性疾病、骨骼肌疾病如进 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神经性肌炎正常)、挤压性肌肉损伤,坏疽,急性胰 腺炎等。肝炎发病早期,由于肝AST含量高,往往血清AST/ALT>1,但由于ALT 清除较慢,所以不久ALT>ASTO恢复期一般也是ALT恢复较慢。ALT和AST持续 升高,往往是慢性肝炎的指标。
注意事项:血清、脑脊液及其它体液均可。由于红细胞内AST活性约为血清中的 10倍,故溶血标本可使测定结果偏高。剧烈的体力劳动,因骨骼肌细胞通透性 增加,酶活力也增加。血清中AST活性相当稳定,冰箱内保存数日不发生变化。 参考值:〈50 U/L
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血清中ALP的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在胆道 梗阻、肝细胞损害、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再生或癌变等情况下,血清ALP均可 升高。升高原因是ALP漏入血液,或阻碍胆汁排泄的因素诱导肝细胞合成ALP, 或蓄积的胆汁酸溶解细胞膜释放出ALPO氯丙嗪、月申剂、甲基睾丸酮及某些抗生 素可引起胆汁郁积性肝炎,导致血清ALP增高。肝病患者若血清胆红素逐渐升高, ALP反而下降,系病性恶化之兆;反之表示肝细胞有再生现象。骨病患者主要由 于成骨细胞增殖致血清ALP升高。变形性骨炎(Paget氏病)显著升高,相当于 正常上限的10倍到几十倍。原发性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累及骨骼者、胱 氨酸贮积病、骨骼愈合升高;骨软化病、佝偻病升高经维生素D治疗后下降;成 骨骨癌血清ALP特高。正常妊娠、新生儿骨质生成和正在发育的儿童升高,是正 常生理性升高。此外安妥明、硫哇喋吟、摄入高钙可降低血清ALP。
注意事项:血样应在至少空腹8小时后抽取,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ALP总活力测 定结果相似。其他抗凝剂、冠心平、硫哇喋吟、单用雌激素或与雄激素并用以及 摄入高钙、维生素D过量等均可使血清ALP降低。溶血对血清ALP有负干扰。室 温和冰箱温度贮存可使ALP活性逐渐升高。
参考值:女性1〜12岁〈500 U/L
>15 岁 40-150 U/L
男性1〜12岁< 500 U/L
12-15 岁〈750 U/L >25 岁 40-150 U/L
总胆汁酸(TBA)
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时血清TBA显著增高,可达正常人水平10〜100倍,甚至更 高。急性肝炎初愈患者血清TBA由最初的高值几乎与AST在同一时间降至正常水 平,若持续不降或反而升高者则有发展为慢性的可能。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若 TBA水平超过20umol/L)可考虑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的TBA显著高于慢迁肝。 肝硬化病人的TBA水平一般高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当肝病活动降至最低时,胆红 素、转氨酶及ALP等正常,而TBA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当酒精性肝病发生严重肝 损伤时,血清TBA明显增高,而轻、中度损伤增高不明显。血清TBA测定对中毒 性肝病的诊断优于常规肝功能试验。对胆汁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肝外胆管阻塞及肝内胆汁淤积包括急性肝炎、初期胆管性肝硬化、新生儿胆汁淤 积、妊娠性胆汁淤积等均可引起TBA增高。有胆管阻塞的初期,胆汁分泌减少, 使血清中的TBA显著增高,且在阻塞的不同阶段几乎保持不变;而血清胆红素水 平则随着不同阶段而变化。肝外阻塞经引流缓解后,血清TBA水平迅速下降,而 其他指标则缓慢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空腹血清。血清中的LDH能使结果明显偏高。
参考值:0〜12 umol/L
PA (前白蛋白) 临床意义: 降低:
诊断和监测营养不良:血清PA在无感染情况下,是儿童营养不良的灵敏指标, 在蛋白质-热卡不足型营养不良(PCM)中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善,多数病人血清 PA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TP、Alb未见明显升高。
诊断肝病:肝脏疾病时血清PA变化较Alb早,有30 %肝病患者血清Alb正常而 PA降低。大量临床观察显示,各型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乙醇性肝炎和药物 性肝炎)血清P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肝硬化和重症肝炎降低最著。动态 随访测定血清PA,对重型肝
生化指标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