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语文课外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边塞军旅诗、咏史怀古诗.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课外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边塞军旅诗、咏史怀古诗.docx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中考课外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 : 边塞军旅诗、咏史怀古诗
边塞军旅诗
这是指以战争为题材的诗。 因唐、宋两代开边、戍边、抗敌复国的战争几乎是接连不断,
所以边塞诗,军旅诗就应运而生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边声:指边关的风声。下文的“角”指军队的号声。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遂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这里言战事未了,边境未安。
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精品文档
(1)上片写景由 三字领起,描写的是怎样一幅图景?试简
说之。
(2)从词意上看,下片中“人不寐”的原因是 。
(3)这首词上片写边塞秋色为下片抒情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
但全词抒情格调是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试评述第三句诗包含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出了怎样的情形?诗篇表现了戍边将士何种情怀?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闻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说说一、二两句对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作用?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是历代诗人喜爱的题材,这类诗的特点是,作者咏史绝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所寄托:或借古喻今讽喻现实,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或写兴衰之感;或借古写已,
抒发胸中的块磊;也有评价历史人物,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的。
理解这些诗,首先应熟悉诗中所怀的“古”,即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然后再分析诗人怎样咏“古”,怎样述怀。记住,赏析咏史诗还必须详知诗人的生平遭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这往往是理解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依据。
74.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朱雀桥、乌衣巷是东晋贵族聚居游乐的地方,王谢即王导、谢安。
(1)一、二句是从朱雀桥、乌衣巷的形象写起,它已是一
幅 图景。
(2)三、四句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慨,而是用燕子寻不到旧巢这一典型变化来反
映 。
(3)本诗在表达技巧上两个显著特点是 。
途经秦始皇墓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精品文档
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精品文档
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试述“崩”字在文中的含义及诗人借之抒发的感情。
2)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有何意义?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咏史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 ,诗人“览古”意在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68.《小重山》(1).是指下片中的“归程”,隐含重返疆场,为国效力的壮志。(2).当
年率领将士杀敌复国的情形。 (3).白首为功名(功名应指志向、 抱负)(4).上片中“惊
回千里梦”句,及梦醒后的独自徘徊, 隐含对往日战斗生活的向往, 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下片用“欲将心事付瑶琴”写诗人壮志难伸的惆怅与痛苦,都十分蕴藉。
69.《凉州词》(1).欲饮

中考语文课外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边塞军旅诗、咏史怀古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万家乐书屋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