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傩堂戏观奇新华网(2008-11-21)稿件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歌曲《清明》压混)阳春三月,正值人们祭祀祖先,缅怀亡灵的清明时节。为了采访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江傩堂戏,我们踏上了傩乡之旅。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古诗,多少年来,总是给满目春色的缤纷世界,平添了几多肃杀与悲凉。但在德江县那桃李落英、油菜花香的土家山寨里,我们却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热闹氛围(土家锣鼓由远而近,傩戏现场表演录音。压混)。这是被人们誉为“傩戏第一村”的德江县稳平镇何家寨的土家族傩戏班子,正在和煦的春阳下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进行表演(推现场表演录音)。傩堂戏又称傩戏或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它本来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典礼,但在长期的历史沿革过程中,土家人已逐渐将其演变为一种为人驱邪纳吉的民族民间风俗活动。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独特的艺术性,和丰富的学术研究价值,还赋予了傩堂戏以很强的艺术表演功能。据专家介绍,傩堂戏起源于古代宫廷祭祀活动,后经军队南征,逐渐传入我国南方,并在一些地区得以世代传承。由于德江土家族傩堂戏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所以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江傩堂戏由傩戏、傩舞、傩技三个部分组成。傩戏是其主体部分,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共有八十多支,其中正戏一十六支。正戏的主人公,无论是善行天下的游方道人,还是威武雄壮的开路先锋,他们都是一种正义的化身。人们认为,但凡民间有灾有难,请来神人,驱鬼辟邪,一定就能消灾弭祸、逢凶化吉。(录音《开山蟒将》,之后压混)这是一出叫《开山蟒将》的傩堂正戏,“开山”是德江土家人对斧头的别称,开山蟒将是一位正直凶猛、嫉恶如仇的神化人物,他手持金光钺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傩师的表演,动作粗犷,造型威武。再加上锣鼓齐鸣,一唱众合的演唱形式,剧情得到充分的表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傩堂戏曾经被视为宣扬鬼神的封建迷信活动,其实,人们只是借一些已被神化了的英雄人物,寄托自己惩恶扬善、驱邪纳吉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德江傩堂戏中的插戏部分,是在正戏的表演间隙中,为了放松情绪,活跃气氛,而插入的一些其它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但由于插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更为人们喜闻乐见。国家级傩戏传承人张毓虎先生为我们演唱的花灯高台戏《柳毅传书》,就是一出非常优秀的傩堂插戏。(室内录音,压混解说)这出戏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龙王三女儿下嫁凡人金家,但却遭到非人的虐待,柳毅落第后路过见状,便将其遭遇告知龙宫,龙王知情后勃然大怒,便派出虾兵蟹将,把三女从凡间接回。戏中唱到:我要想进不得进/要等柳毅传书信/柳毅传书不传进/搬倒门槛也要进/左脚跨门来了愿/右脚跨门了愿人/双双脚儿齐跨进/男聪富贵女聪明。在这一支插戏中,傩师成功地运用了当地民间的七言八句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演唱起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具有非常生动的地域特色。德江土家族傩堂戏的表演,是融歌、舞、技为一体。锣鼓声中的剧情演唱固然重要,但在傩戏的艺术整体中,傩舞与傩技也不可或缺,傩舞有刻画造型,增加动感的重要作用。在一出叫《出报虎》的插戏中,傩师扭动下肢的一组动作,让人依稀联想到了一种现代舞蹈的元素,那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在何家寨的表演现场,我们还欣赏到了令人拍案称奇的含红铁、开红山、定鸡等傩堂绝技。(“
德江傩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