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脑地功能解剖.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ord
word
2 / 9
word
写在课前的话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力、协调随意运动和管理编程运动,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可以对小脑疾病的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次级)纤维,经小脑下脚至绒球小结叶皮质。向小脑传递头部位置变化和头部相对于重力作用方向的信息。
接受:同侧前庭神经核和前庭神经节→小脑下脚→绒球小结叶皮质。
传出:绒球小结叶皮质→小脑下脚投射到同侧的前庭神经核→前庭脊髓束和侧纵束→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
word
word
5 / 9
word
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调控躯干肌和眼外肌的运动神经元,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
(二)脊髓小脑(旧小脑)
脊髓小脑的传入纤维主要来自脊髓小脑束(包括脊髓小脑前、后束和楔小脑束)的纤
维,经过一系列的传导,获取运动过程中身体外部各种变化着的信息。
接受:脊髓小脑束(包括脊髓小脑前、后束和楔小脑束)的纤维→小脑上、下脚→旧小脑皮质。
传出:
(1)蚓部皮质→顶核(中继)→小脑下脚→同侧前庭神经核和脑干网状结构→前庭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
调控躯干肌和肢体近端肌肉的肌力和肌协调运动
(2)半球中间部皮质→中间核(球状核、栓状核中继)→小脑上脚→对侧红核大细胞部和丘脑腹外侧核→大脑皮质运动区。
脊髓小脑的功能:通过红核脊髓束和皮质脊髓束调节、控制肢体远端肌肉的肌力和肌协调运动。
(三)大脑小脑(新小脑)
接受:对侧脑桥核发出的纤维--小脑中脚--新小脑皮质,半球外侧部皮质--齿状核。
传出:齿状核(中继)→小脑上脚→对侧红核小细胞部和丘脑腹外侧核→到大脑皮质运动区。
功能:通过皮质脊髓束调节运动的力量、方向、围和精确度(共济运动)。
六、小脑的动脉供应
小脑的机能,有赖于其动脉供应。
word
word
6 / 9
word
两侧椎动脉在脑桥腹侧汇合,形成基底动脉。供应小脑的动脉主要来自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其中供应小脑的动脉主要有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下面的前部的是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供应小脑下部的后面。由此可见,供应小脑的动脉主要有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和小脑下后动脉。总体上,这三条动脉都起自椎-基底动脉系统。所以说椎-基底动脉系统如果发生栓塞,或者是供应小脑的血管发生破裂、出血,都可能影响小脑的正常机能。
七、小脑的病变和损伤
原小脑综合征的病变主要有供应小脑的血管病变,如血管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小脑的实质性肿瘤、炎症、外伤、中毒以及临近的肿瘤压迫小脑等。
小脑的血管性病变、局部肿瘤等,均可造成小脑一定部位的损伤。一侧小脑半球损伤时,运动障碍出现在同侧。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共济失调,运动时,有控制速度、力量和距离上的障碍;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
以下病变哪项可以引起小脑损伤()
A. 血管病变
B. 小脑的实质性肿瘤
C. 小脑炎症
D. 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D
解析:引起小脑损伤的病变主要有供应小脑的血管病变,如血管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小脑的实质性肿瘤、炎症、外伤、中毒以及临近的肿瘤压迫小脑等。
八、脑疝
小脑扁桃体位于近枕骨大孔外上方,当颅脑外伤或颅肿瘤等导致颅高压时,小脑扁桃体

小脑地功能解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11
  • 文件大小127 KB
  • 时间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