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两极地区?教学设计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三里一中 杨艺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
、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殊景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寒冷的气候所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两极的气候吧!
实例感知:让学生说说学校所在地冬季的最低气温大约为多少度?先有一个“冷〞的意识。
建设想象:在我们的印象中,两极地区冰天雪地,气温很低,而且风大,究竟冷到何种程度,风有多大,让学生进入遐想,在头脑中构造出从未经历过的,但现实又存在的严寒景象。
指导阅读: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以后,先让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P46阅读材料“南极的大风〞,然后指导B组学生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A组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
组织讨论:由感性——想象——理性,引导各组学生分别讨论交流,得出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
比拟小结: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49思考题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拟〞的数据,并与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比照,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然后再让学生列举出南、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数据进行比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尤其是气候状况)的异同,以及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1〕南极地区:酷寒、枯燥、烈风——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2)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活动与探究
简要说明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的原因。
提出问题: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
分组讨论: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课本P49活动“北极景观〞景观上的差异。再让各组1名同学模拟企鹅和北极熊作自我介绍。然后就两极地区各自的生物资源状况、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对当地生物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各组选派1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点拨板书:教师对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情况进行评价,适当点拨。使学生知道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北极熊也构成了极地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理解环境对生物的进化和开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板书:
3动物:企鹅——南极的主人
(北极)北极熊的故土扩展探讨:
(1)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
(2)南极很冷,人们却在岩层中发现煤,这是为什么?
(3)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固定在南极地区的旷野,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反应练习
单项选择题
〔 〕。
A. 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洲,也是跨经度最广的洲
B.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也是纬度最高的洲
C. 南极洲大局部地区年降水量200毫米,冬长夏短
D. 南极洲虽然气候严寒,但仍有少量居民定居在这里
2.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亚洲 D. 非洲
〔 〕。
A. 3 ——5月 B. 6——8月 C. 9——11月 D.
最新两极地区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