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手册
中国农业大学
2018-9-3
一、电离辐射的基本性质
辐射: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束流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的形式。
非电离Ci的 32P源:
全身剂量=70Sv;四肢剂量=15mSv
内照射,放射源外溢,皮肤污染。
评估:若1mCi的32P撒到皮肤上:
皮肤剂量=12Sv,内照射剂量=
,检测工作台面、移液枪,托盘等;
、手,仔细清洗
续表
使用分装后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实验的期间。
外照射,全身及四肢。
评估:若无屏蔽, 单次或多次操作1mCi的32P源:
全身剂量=;四肢剂量=13mSv
内照射,来自污染表面。
评估:来自(-10Ci)cm-2表面污染水平:
皮肤剂量=-8mSV
摄入剂量=-1mSV
®盒存放源;
,及屏防护下操作;
、中、后,检测台面,工作服,和手;
;
、整齐、卫生;
,用洗涤液对手仔细冲洗。
续表
对产生的放射性固体、液体废物进行收集、暂存、整备和处置的过程。照射由接触累积的废物所引起。
外照射,全身及四肢。取决于在废物处逗留的时间,很难准确估计。
评估:无屏蔽情况下, 剂量率=-1/每mCi废物
内照射来 来自废弃容器污染物对皮肤污染。
评估:在(-10Ci)/cm-2表面污染水平下,
皮肤剂量=-8mSv;摄入剂量=-1mSv
;
、液体废物应分别收集;
、桶;
;
;
、解控、整备、处置
续表
放射源属于危险品管制范畴,失控和失盗将引起社会恐慌,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普通人产生意外的内、外照射,因此需对其进行全程监控。储源室用于存放统一签收到货的放射源,存储剩余的使用源及暂时未处置的废弃源。
;
;
;
。
×10-2mGyh-1剂量率的32P源×105m-2s-1,求距此点30cm处相应源的活度为多少微居。
解:
,对32P的探测效率约为33%的表面沾污仪检查一大面积污染源,若对第一类×10-1/cm2,求沾污仪的实测计数的控制水平。
解:
表2. 软放射性操作的剂量评估和防护措
暴露途径
防护措施
所有放射性操作,必须穿戴工作服、乳胶手套
外照射
操作125I和51Cr时,在未防护情况下,完成活度为1mci 源的分装,产生的剂量:
全身≤1Sv,四肢≤10Sv
内照射 1mci的125I和51Cr泼洒到皮肤上,产生的待积剂量为:130mSv。
1)在高放区,如上图所示工作台面上进行;2)预先通过冷实验,熟练操作;3)注意收存用过枪头、手套等废物;4)操作后,检测工作台面、源罐,源罐用檫试法检测;
5)检测工作服、手,仔细清洗;6)有挥发性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续表
使用分装后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实验的期间。
内照射
外照射几乎不用考虑,主要应防止因放射性食入、吸入而产生的内照射。Ci/cm2污染所产生的剂量:
皮肤≤4Sv
摄入≤564Sv对125I和<34Sv对所有和51Cr。
;
,用含铅玻璃屏蔽;
;
、中、后,监测台面、设备、衣服和手,保持台面清洁;
,用液闪测定监测台面;
;
,在通风柜内进行。
内照射
来自接触累积废物因摄入引起,Ci/cm-2的表面污染,产生的待积剂量:
对51Cr和125I,
皮肤=130mSv,摄入=50Sv
对14C、33P、35S和45C摄入<30Sv
;
、液体,及闪烁液废物应分别收集;
,于废物库中转移至不锈钢罐内暂存;
,防止外表面因废液外溢、遗撒而污染.
续表
辐射安全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