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起源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1页
品管旧、新七大手法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2页
前 言
当前企业应具备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危机意识、改进意识,寻求本身工作改进方法,在管理上应用统计技术方法和观家不一样(有A、B两家工厂提供配件)。于是搜集资料作分层法分析(见表一、表二),试说明表一、表二分层类別,并分析应怎样预防渗漏?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14页
表一 泄漏调查表(人员分类)
表二 泄漏调查表(配件厂商分类)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15页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六、直方图
v用于分析和掌握资料分布情况,方便推断特征总体分布状态一个统计方法。
v注意几点:
§确定过程特征和计量标准值;
§搜集资料,必须是计量值资料;
§资料针对一个范围时期搜集最少50-100个;
§确定积差R,分组数K,组间距h,分组组界;
§作次数分配表;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16页
20
15
10
5
SL=130
Sμ=160
过程波动小
过程波动大
与要求相比偏高
与要求相比偏低
正常
规范
直方图示例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17页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七、控制图
v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一个方法。
v控制图是一个帶有控制界限反应过程质量统计图形,图縱軸代表产品质量特征值(或由质量特征值獲得某种统计量);橫軸代表按时间次序(自左至右)抽取各个樣本号;图內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LCL)三条线(见下列图)。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18页
控制图示例
上控制界限(UCL)
下控制界限(LCL)
中心线(CL)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19页
注意几点:
v确定产品型号、工序名称、品质特征。
v确定子组大小(4-5)、搜集100个以上资料和频率。
v计算各组平均值X(取至测定值最小单位下一位元数)
v计算各组之极差R(最大值-最小值=R)。
v计算总平均
v计算极差平均R
v计算控制界限
vX控制图:中心线(CL)= X
v控制上限(UCL)=
v控制下限(LCL)=
vR控制图:中心线(CL)=
v控制上限(UCL)=
v控制下限(LCL)=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20页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一、品管新七大手法起源:
v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法;
v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
v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开研讨会命名为“品管新七大手法”;
v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21页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浅说
品管新七大手法使用情形,可归纳以下:
v关联图——理清复杂原因间关系;
v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伎俩;
v亲和图——从杂乱语言资料中汲取资訊;
v矩阵图——多角度考查存在问题,变数关系;
v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障碍和结果;
v箭条图——合理制订进度计划;
v矩阵资料解析法—多变数转化少变数资料分析;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22页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品管新七大手法特点:
■整理语言资料;
■引发思索,有效处理零乱问题;
■充实计划;
■预防遗漏、疏忽;
■使相关人员了解;
■促使相关人员帮助;
■确实表示过程。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23页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v品管新七大手法在品管手法中地位:
并不取代品管七大手法;
与品管七大手法相辅相成;
与品管七大手法差异。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24页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v两种品管七大手法区別:
两种品管手法之间相辅相成;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
理性面
感性面
大量数据资料
大量语言资料
问题发生后改进
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25页
第三章 关联图
一、定义:
v 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
品管旧与新七大手法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