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多联机
清华大学
2005年10月大连
编辑课件
漫谈多联机
前 言
多联机系统的作用域
多联机系统的合理设计
多联机组尚需提高
结束语
编辑课件
前 言
漫谈多联机
=731 pa/m
18 kW ( )
22 (14~21/~)
28 (28~36/~)
35 (45~54/~)
42
编辑课件
作用域 — 能耗问题
配管长度影响—系统能力
制冷量
蒸发温度
t0 te t‘
室内机(总和, tn)
吸气管阻力
Qe
Q0
室外机
编辑课件
作用域 — 能耗问题
配管长度影响—系统能力
等效长度 30m 50m 80m 100m 120m 150m
制冷 t℃ 11
制 热
吸气管阻力压缩机吸气压力降低,制冷能力下降,每℃约3%的容量修正率:
编辑课件
作用域 — 能耗问题
配管长度影响—系统能耗
lg p
h
流动阻力
吸气压力下降、过热增加
系统EER相应下降,每℃约3%
EER ~
编辑课件
作用域 — 能耗问题
0 5 10 15 20 25 30
蒸发温度 ℃
20 15 10 5 0
制冷量
kW
A
B
C
1
2’
2”
3”
3’
M
E
O
p
p23
p12
室外机
室内机
3室内机
配管阻力的影响
室外机:吸气压力降低
制冷量减小
室内机:蒸发温度提高
制冷量减小
编辑课件
提高设计水平
漫谈多联机
编辑课件
设计要点
作用半径适当
控制吸气管阻力损失
编辑课件
设计要点
优化匹配
合理确定室内外机容量
编辑课件
设计要点
-5 0 5 10 15 20 25 30
蒸发温度 ℃
20 15 10 5 0
制冷量
kW
A
B
C
1
2’
2”
3”
3’
p
p23
p12
室内机
3室内机
室外机寻优
室内机寻优
冷量不足
室外机
编辑课件
设计要点
-5 0 5 10 15 20 25 30
蒸发温度 ℃
20 15 10 5 0
制冷量
kW
A
B
C
p
p23
p12
室外机
室内机
3室内机
室外机寻优
室内机寻优
编辑课件
设计要点
系统布局要思考
需要考虑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编辑课件
设计要点
制冷模式 —室外机在下部
上升高压液体管需克服重力损失
防止液体闪发
制热模式 — 室外机在上部
高差越大
要求压缩机排气压力越高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