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高职教师研究特色的形成及其影响23页.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高职教师研究特色的形成及其影响 ——高职院校注重内涵发展的思考之一
刘合群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高教职教研究所
前言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形成研究特色,这是大学的使命使然,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之所在。认识意义和价值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形成特色,进而发挥其影响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认识大学使命,努力形成特色,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即完成使命)来展开讨论,探讨高职院校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思路。
一、大学使命与高职之高
(一)大学使命
纽曼: 《idea of university》
“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考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是一个文化机构。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校长说大学,“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
威斯康星思想,服务社会。
一、大学使命与高职之高
高深学问靠谁来研究,大学生靠谁来培养,社会服务靠谁来做?大学教师。
梅贻琦:《就职演说》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何谓好大学教师,有研究特色的、会教书的、会服务的教师。懂得高职高在那里的教师。
一、大学使命与高职之高
(二)高职高在那里
1、高职之高正在研究高深学问(会做)
例:别人不会做的,我们会做。“搅”
2、高职之高正在更新教育观念(会教)
例:以人为本,多元智能。
3、高职之高正在创新社会服务(会动)
例:老年人护理;殡葬服务
一、大学使命与高职之高
(三)高深学问的探索路径例举
1、学科前沿问题
例,节能,降低能耗。
2、热点问题
例,和谐社会的建设
3、难点问题
例,朱熹平,庞加莱猜想,十大数学难题之一
一、大学使命与高职之高
例: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
(1)、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
(2)、特色打造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职业教育投入与教育公平
(4)、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
(5)、示范性职业院校的内涵研究
(6)、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模式研究
(7)、全社会合力半职业教育研究
(8)、职业教学与行业发展
(9)、职校专业建设与行业标准
例、美国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主题 ——“从学校到生涯”
“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题。这一以三个“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整合,学校学习与岗位学习整合,高中教育与社区学院教育整合)为标志的改革运动,在进入21世纪后其主题逐渐被“从学校到生涯”(SCHOOL-TO-CAREER)所取代。这具体表现:
——在美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这个词,正被“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与“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所取代;
——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在世纪之交改名为“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原来的各州的“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改革项目,新世纪后纷纷改名为“从学校到生涯”(SCHOOL-TO-CAREER)。
例、美国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主题 ——“从学校到生涯”
这一更改决非仅仅是一种名称的改变,而是进一步反映了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个体生涯的终身发展。
由于个人生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继续学习”与“更好就业”两大目标的交替运动,因此我们的整个学校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应该以学生个体的生涯发展为出发点,为学生个体的“继续学习”(升学)或“更好就业”作好准备。
到2008年美国预计发展最快的15种职业
职业名称增长率
计算机工程师 108 %
计算机支持专家 102
系统分析员 94
数据库管理员 77
电脑出版专家 73
法律事务助理 62
个人护理与家庭健康助手 58
医务助理 58
社会和人力服务助理 53
内科医生助理 48
数据处理设备维修员 47
住院咨询员 46
电子半导体处理员 45
医学记录技术员 44
理疗助理 44

论高职教师研究特色的形成及其影响23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