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1页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页
弗洛伊德生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1、压抑
把超我不允许欲望和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自己意识不到其存在,也就感觉不到焦虑和痛苦。 这是最基础、最古老、最危险防御机制。
比如:被压抑记忆
2、否定
拒绝认可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事件,似乎其根本未发生过。常见语言:“这不可能”、“绝对不会”等。
与压抑不一样,否定不是说不记得了,而是坚持一些事不是真实。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18页
19
3、退行
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就放弃已经学会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童年幼稚方式来满足自己 欲望。如露阴癖。
4、幻想
一个人无力处理现实困难时,用幻想满足内心愿望。
如:“英雄”型幻想、“灰姑娘”型幻想。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19页
20
5、置换
对某一对象情感,因某种原因(不合社会习惯、道德或比较危险)无法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易被接收对象身上,使自己情感得以宣泄,心理得到平衡。
如“迁怒”、对蛇恐惧置换成对绳恐惧。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0页
6、合理化
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到达所追求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好像合理理由来解释,以到达心理平衡、防止精神上痛苦。(理由往往不正确、不客观、不合逻辑)。如:吃不到葡萄产葡萄酸;阿Q精神(儿子打老子);梦鸽说受害者是小姐。
7、理智化:指对本能欲望或巨大痛苦以情感平淡方式表示出来。(去情绪化)
如:一个曾被性侵女孩,谈自己事情如同说他人;咨询师说啥来访者都表示认可。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1页
8、投射
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收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以他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他人 是这么,以免去自责痛苦。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却梦见他人正跟异性发生性行为;一个老师看到学生表现出对自己不尊重行为,非常生气。
9、摄入(内投射):把自己爱或恨外界对象一些特点摄入到自己 行为和信仰中去。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失去所爱之人,常会模仿所失去之人特点;一个少女爱上强奸自己 罪犯。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2页
10、反向形成
内心有一个欲望或冲动,认可了会引发内心不安,反而表现出与其相反欲望或冲动。如“此地无银三百两”;恐人症患者内心渴望与异性接触,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一个喋喋不休说自己感情怎样好人,可能事实相反。
11、躯体化:把精神上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一些焦虑症患者,出现瘫痪、失音、抽搐、昏倒、痉挛等,病人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动机完全是潜意识,是病人意识不能认可。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3页
24
12、升华
把被压抑不符合社会规范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规范、建设性、高尚行为方式表示出来。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换性本能冲动发泄。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4页
25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13、幽默
当一个人碰到挫折时,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心理平衡。如:苏格拉底“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5页
精神分析治疗基础原理
在治疗者引导下,破除自我防御机制层层阻抗,使病人潜意识中欲望、动机、情结进入意识,并在意识层面重新认识、领悟。经过了解自己内心,洞察自己 适应困难不妥反应模式,并加以改进,间接解除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人格成熟。
潜意识意识化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6页
27
精神分析治疗特点
尽可能排除外界情境影响,使无意识动机不受干扰地自然显露出来。
利用各种伎俩,探索引发症状潜意识动机、欲望。
把无意识中东西转入意识,破除压抑,揭示心理防御机制伪装,使患者领悟到症状真正原因,从而解除症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7页
探索潜意识基础方法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8页
自由联想
这种方法是从催眠术中演化出来。弗洛依德采取布洛伊尔在治疗安娜·O时使用谈话疗法,即在催眠状态下引诱患者把自己以往致病创伤经验或事件尽情吐露出来方法,并加以发展,创建了自由联想法。它既是一个治疗方法,也是一个搜集资料方法研究方法,它组成精神分析基础方法。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29页
自由联想操作方法
平静与光线适当房间
当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