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五项检验项目指标释义
凝血五项检验项目指标释义
日期: 2010-11-08
一、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正常参考值: 12-16 秒。
缩短,否则延长。可用于肝素用量的检测。
延长: >3 秒
①纤维增多或肝素、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 SLE、肝素、肾病)以及 AT-Ⅲ显着提高②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FDP)的增加(如 DIC 纤溶期)③纤维蛋白原减少
④纤维蛋白原机能障碍
⑤纤维蛋白原分子异常
⑥尿毒症
缩短:①高 FIB 血症②钙离子存在时或标本有微小凝结块或钙离子存在及 PH呈酸性
监控:可用于粗略检测肝素抗凝治疗五、【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IB )
正常参考值: 2— 4g/L 。
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是一种 急性时
相蛋白 , 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 一种非特异反应 ,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 应激反应 和
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
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 FIB 减少主要见于 DIC、
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矸硬化和溶栓治疗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三者同时检测已被临床用于筛查病人凝血机制是否正常,特别是心胸外科、骨科、妇产科等手术前检查病人的凝血功能尤为重要。
增加:
①机体感染;毒血症、肝炎、轻度肝炎、胆囊炎及长期局部炎症
②无菌性炎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尿毒症、风湿热、恶性肿瘤、风湿关节炎
③糖尿病酸中毒
④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症、脑血栓、血栓静脉炎、心肌梗塞、放射治疗
⑤妇女经期、妊趁晚期、妊高症及剧烈运动后。
⑥放疗后,灼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恶性肿瘤等。
减少:①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萎缩。②砷、氯仿、四氯化碳中毒均可使纤维蛋白原减少。
③DIC:因纤维蛋白原消耗及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纤维蛋白原呈进行性下降
④原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⑤原发性纤溶活性亢进
⑥恶性贫血及肺、甲状腺、子宫、前列腺手术。
⑦天门冬酰胺酶治疗白血病。
监控:★ 溶栓治疗 的监控范围: L,L 时引起病人出血。
○注 : 纤维蛋白原异常:纤维蛋白原异常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可能在正常范围。但纤维蛋白原有质的异
常,临床可无症或仅有轻度的出血倾向
六、【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会在血浆中增高,所以它是诊断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症亢进则显着增高,是二者鉴别的重要指标。增高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DIC 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疾病
七、【 AT3】
AT3是结合凝血因子最主要是凝血酶原的抗体, 而肝素的作用是放大 AT3的活性,如
果 AT3减少或缺失,那么肝素做抗凝治疗就不会有太大效果,血栓就会增多。AT3主要用于易栓症及肝
凝血七项检验指标含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