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血液管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上海市血液管理事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本市血液管理事业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
生、注重公益的理念,紧密围绕血液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
灵活性,以积极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持续点位设置与停放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完成“十三五”各
项工作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指标名称
统计口径
属性
2020年目标值
全血入库总量
入库人份数
预期性
N47万人份
单采血小板入库总量
入库人份数
预期性
N4. 5万人份
千人口献血率
千人口献血人次
预期性
N15
千人口献血量
千人口献血量
预期性
N20
自愿无偿献血比例
约束性
100%
街头个人无偿献血比例
街头献血人群
预期性
N45%
街头个人无偿献血
400ml比例
街头献血人群
预期性
N75%
优化献血点位
献血屋或流动车
约束性
N3个
血液核酸检测率
全市血液检测标
本
约束性
100%
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率
全市血液检测标
本(不含部队血
站)
预期性
100%
ALT检测不合格率
ALT项目检测不
合格的血液标本
约束性
<3%
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开展
率
年用血量在5000
人份以上的医疗
机构
预期性
100%
用血评估、公示指标
约束性
N3个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播放
预期性
习次/日均
建立无偿献血招募讲师
团队伍
约束性
50人
建立无偿献血宣传招募
队伍
约束性
1000 人
建立应急献血志愿者队
伍
预期性
10,000 人
创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
城区
预期性
N3个
关于指标体系的说明
—、指标分类
(一) 约束性指标,是指体现政府职责,政府通过配置公共
资源和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的有关指标。约束性指标带有政
府向人民承诺的性质,也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提出的
工作要求。
(二) 预期性指标,是指体现政府意志,政府运用政策手段
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并通过适时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加以调控和
干预,防止偏离预期值的有关指标。
二、指标解释
全血入库总量(人份):指在全市采供血机构范围内所入库
的全血总量(以200毫升/人份计算)。
单采血小板入库总量(人份):指在全市采供血机构范围内
所入库的单采血小板总量。注:单采血小板是指使用血细胞分离
机将献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采集而制成血小板成分血。
千人口献血率:年度献血人次占本市常住千人口的比例。
千人口献血量:本市每千常住人口中年度献血人份数。
自愿无偿献血比例:指年内自愿无偿献血人份数占总献血
人份数的比例。
街头个人无偿献血比例:公民个人在街头流动献血车、固
定献血点捐献的血液人份数占血液募集总数的比例。
街头个人无偿献血400ml献血者比例:街头个人捐献的
400ml全血人份数占街头个人无偿献血总人份数的比例。
优化献血点位:指为提高血液募集数量,优化、调整固定
献血屋和流动献血车的布局。
血液核酸检测率:指采供血机构运用核酸检测(NAT)技术
对病毒进行检测的覆盖比例,旨在缩短
HBV、HCV、HIV检测"窗口期”,更有效地控制经输血传播上述病毒的风险。
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率:指采供血机构应用免疫血液学的
方法对献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检的覆盖比例,以降低受血
者发生输血相关免疫反应的可能。
ALT检测不合格率:指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项
目不合格而造成的血液报废比例。
开展自体输血的医院比例:指年用血量在5000人份以上
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开展自体输血的比例。
科学合理用血评价指标:指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临床科
学、合理用血的、可量化的指标,用于同一机构某一期间的相关
指标同比或不同机构间的相关指标对比。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播放:指通过电视、电台、报刊、户外
广告牌、新媒体等媒介开展无偿献血宣传。
无偿献血招募讲师团:指获得对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愿者
开展培训资格的师资队伍。
无偿献血宣传招募队伍:指通过统一培训和管理,主要从
事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活动的志愿者队伍。
无偿献血应急献血者队伍:指通过市、区两级管理,在应
急状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参加应急献血的志愿者队伍。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区:符合《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
法》(2014年修订)规定要求,并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红十
字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表彰的城区。
2013 年
(26. 0/17. 3
)
39024
2014 年
上海市血液管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