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萧红的自我意识与文本叙述【毕业论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萧红的自我意识与文本叙述【毕业论文】.docx本科毕业论文
(20 届)
《萧红的自我意识与文本叙述》
一、 萧红其人 1
(一) 萧红的祖父 2
(二) 王恩甲和端木募良 2
(三) 萧军 3
二、 萧红的文本叙述 4
(一) 《生死场》 4
女性群像 5
悲,此时的萧红可谓是贫困 交加,但她离家出走的意志十分坚定,萧红生育后跟随萧军,住到商市街,之后又辗转青岛、上海、 武汉等地,并且自己独自到东京、北平生活,萧红开始承受离家之后的困苦、体验到女性命运的不 公和个人生存的艰辛。在这一段时期中,萧红开始文学创作,有了自己的追求,但她的精神还是软 弱的,她还在依靠萧军照顾并且她的社会活动主要在萧军建立起的人脉中进行。而这时期的散文、 小说主要集中在讲述人类生存的痛苦与愚昧。第三时期,这一时期实际上没有明确的界限,我认为 从萧红与萧军正式分开直到萧红过世,她最后的一段人生是“回归时期”,这种回归使得萧红开始不 断回忆家乡的一切,和萧军的分手让萧红感受到一种独立自主的昂扬情绪,这仿佛又是一次幼时的 离家出走,即将面对的是更加困苦的人生,但此时的萧红毕竟不同于初次离家时的少年了,她有了 一定的人生经历,对于写作的理想更加清晰和独立,不再是萧军影响下的文学创作了,而对于自己 的困境则是更加的坦然和独立。不想处于从属地位的萧红离开萧军,但端木基良并非萧红的明智选 择,对家乡的书写成为萧红此时创作的主要内容。
萧红曾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2在萧红生命中出现的几个重 要人物都对萧红的自我意识及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
1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十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09-310
2萧红,《萧红十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
(一) 萧红的祖父
根据萧红的作品,萧红的祖父在萧红的童年及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萧红并非像冰心一般 能够得到父母及兄弟姐妹的亲情之爱,因此,祖父的爱对于萧红情感上的安慰便使得她记忆深刻, 至死不忘。并且,萧红也并非如张爱玲一般能够冷眼旁观人生百态,她对于感情的梦想是自己付出 的爱能得到回应。萧红生长于东北这样的古中国中,西方的文化直至她成年才有所接触,她自小所 受到的教育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的以家族为中心式的教育,而非是能看透红 楼梦人生的兴衰变迁。因此,萧红从祖父处得到的人生之爱便成为她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光, 并且祖父式的爱深深刻在萧红的潜意识中,在她以后的人生流离中,这种祖父式的宠溺的温暖也就 成为萧红所寻求的。
在萧红的意识中,祖父、母亲、继母、仆人和她是处于同等地位的:“父亲对我没有好面孔,对 于仆人也是没有好面孔的,他对于祖父也是没有好面孔的。因为仆人是穷人,祖父是老人,我是个 小孩子,所以我们这些完全没有保障的人就落到他的手里。” 3这样的生活情景,恐怕是萧红最初想 要离家独立的苗头之一,而她在意识中从一开始便把自己归属于仆人、穷人、没有保障的人了。这 实际上证明了萧红安全感的缺失。
(二) 王恩甲和端木薮良
接受王恩甲的帮助并非是萧红第一次妥协。萧红二十岁时在表兄陆振舜的帮助下曾到北平求学, 她是不告而别出走到北京的,然而决定出走的她所依靠的却是家里提供的钱和一个仍在依靠家里的 表兄。因此,当双方经济被制裁后,萧红无奈回到家中。再次从家里逃出的她依旧没有经济保障, 因此萧红找到了王恩甲并和他同居在一起。萧红似乎想借助王恩甲的经济帮助完成学业,从而获得 独立的能力,然而她并没有达到目的。这样的选择在萧红的生命旅途中出现了两次,第二次就是萧 红对端木蔚良的选择。萧红离开萧军和端木蔚良在一起,以求得到独立和爱,萧红认为与端木蔚良 在一起可以得到平等的地位,也可以得到忠诚的爱,而端木薮良自喻“贾宝玉”式的生活使得萧红 的付出又一次付诸东流,而获得的又是一次“王恩甲选择”的结果。
萧红与王恩甲的关系虽没有在萧红的情感中占有多大的地位,但我们由此可以窥测到萧红自我 意识。很显然,二十岁的萧红并没有成人一样的谨慎和成熟,她甚至并没有准备好全面的接受处理 自己的人生。萧红想要利用王恩甲,但单纯的她却被骗了。这次的经历使得萧红体验到了情人、孕
3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十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73 妇、弃妇、穷人、母亲的人生角色,未受过苦难的她当所有的苦难一次性的排山倒海的到来之后, 萧红清楚的记忆了每一种感受,这些感受在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形态是碎片式的,却也是极为深刻的。 这些逼真深刻的人生体验日后都在她的小说中出现。在萧红承受时期创作的小说文本叙述中,厄运 总是突然而至,而这些卑微的人物们对于这些厄运从来没有一点招架之力,只能任凭它的处置摆弄, 恍如此时的萧红一般,

萧红的自我意识与文本叙述【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110 KB
  • 时间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