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主观题解题技巧
一、文言文
〔一〕提高文言文阅读解题能力的四种方法
文言文阅读重在理解不在鉴赏,所以读懂是根本要求,题目设置也只是考核我们是否读懂。
,增强语感。〔大声读书,既可调节大脑,锻炼自信,也可以有效提高、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特别注意。〔准确、通顺、文雅〕
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2分〕
〔1〕参考答案:有人说赵孟頫是宋皇室后代,不应让他靠近皇上的身边,元世祖不听〔他们的意见〕。
“或〞字1分;“近左右〞如译靠近皇上身边的大臣,不给大意分。
【得分例如】
①有的人说赵孟頫是宋朝留下的后代,不适宜使他接近皇上的身边,但皇帝没
有听从。〔2分〕
②有的人说孟頫是宋室的后代,不宜让他做高官,元帝不听。〔1分〕
③有的人进谏说孟頫是宋皇室的后代,不应该重用他,元世祖不听从。〔1分〕
④传言孟頫是宋室的后人,不应该任用他,元世祖不听。〔0分〕
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3分〕
〔2〕参考答案:王虎臣如果前去,必然会陷害赵全,即使赵全的不法行为得以证实,人们也不可能不疑心。
“陷〞:陷害,1分;“纵〞:即使,就算,1分;“陷全〞:译为陷害全部人,不给大意分。
【得分例如】
①假设王虎臣前往,必定会陷害赵全,事实虽然赵全犯法,但人们不可能没有疑惑。〔2分〕
②让虎臣前往查案,一定会陷害全部有关的人,事实与现实相反,人们也不能不疑惑。〔1分〕
③派王虎臣前往,必定会隐瞒事实,控制事情真相,人们也不可能没有疑心。〔0分〕
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3分〕
〔3〕参考答案:皇上十分喜欢他,平时只称他的字号,不直呼他的名字。
“眷〞:喜爱,保护,照顾,眷顾,1分;译为“眷恋〞、“眷念〞“爱惜〞、“器
重〞不给分。“名〞:译出动词,1分;光译为“名字〞,不给分。
【得分例如】
①元世祖对他有很深的眷恋,不叫他的名而是用他的字来称呼他。〔2分〕
②元世祖对孟頫非常宠爱,不叫他的官名,直接叫他的姓。〔1分〕
③皇帝对他评价甚高,以他的名字称呼而不用姓。〔0分〕
二、科普文〔社科文有待增加相关内容〕
科普文阅读方法
,划出主要内容,把握关键概念〔中心对象〕、发现重点句子〔一般在段首或段末,一般可以借助提示语:“提出〞“认为〞“相信〞等。借助总结语:“总的来说〞“由此可见〞。也要注意转折语:“但是〞“却〞“反而〞。〕,把握关键问题如:科研成果或发现是什么?研究进展到什么阶段?是理论结论还是实践成功?影响如何?
。〔有人提出先解最后一题,先加强对全文的把握,再解前两题。〕
,就要马上回到原文,找到对应的原句,就时间先后、范围大小、因果、彼此〔对象〕、已然未然〔实现与否〕、或然必然〔偶然还是必然〕、程度轻重之类的细节进展分辨判断。就题目设计的思路,一般越和原句相近的一句越有问题。
,尤其是第一、二题。
绝对化的推断一般都是错的。因为科普文是阐述科学发现和道理的,必须讲究科学。我们的科学体系是依赖实验法为主的,准确的说是一种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所以,都要在规律、概念前,加上“一般来说〞“在某某情况下、范围内〞“到目前为止〞“对于某某而言〞在这类限定语。
6.看清题目要求。注意一些特殊选项。因为命题的局限,有时命题人会不知不觉地留下痕迹。如:?与名师对话?中p419?茶马古道?第2题〔答非所问〕、p431?解读北京奥运会会徽?第1 题〔转移话题〕、p435?中国“现代书法〞的新思考?第19题〔观点正反不同〕、p400?咖啡和茶?第2题〔不对应〕、p409?欧洲试验海下“风车〞发电?第3题〔绝对化、不对应〕。根本上每篇阅读都有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不看原文都可以答对,所以要特别注意。当然,我们不是说不看原文就解题,而是强调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
〔另一种方法:先看题目,然后边读文章边划出相应内容,再解题,可以试一下哪一种适合自己。〕
三、文学作品
〔主要是散文。小说戏剧由于篇幅所限,只可能是短篇或片断,而且小说也可视同叙事散文一样分析。诗歌也是文学作品体裁之一,但古诗词另设,现代诗过去有题目,但因为其“多义歧解〞性质而难以作为考题。总的来说,主要分:叙事、写景、议论三大类〕
〔一〕鉴赏程序
,阅读细致度较高,划出文章中明确的观点、情感、形象特征。〔因为不管试题如何问,究其根底都是引向这些问题。准确把握全文中心最为根本也最为重要。〕整篇阅读要注意题目,看到题目时,稍微想下,这样的作品重点是什么,是借景抒情,是托物言志,还是叙事写人,借事说理?对于作品的最后一两段要细致阅读,一般观点、感情都会有所总结。〔因为高考考纲规定:鉴赏评价E
高考语文主观题解题技巧 人教版 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