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测定
第1页,此课件共28页哦
第2页,此课件共28页哦
3. 激素的调节作用
(1)降低血糖:胰岛素
作用方式:
影响效应的因素:
受体数目
胰岛素浓度
激素与受体亲和力
(2)升葡萄糖测定
第1页,此课件共28页哦
第2页,此课件共28页哦
3. 激素的调节作用
(1)降低血糖:胰岛素
作用方式:
影响效应的因素:
受体数目
胰岛素浓度
激素与受体亲和力
(2)升高血糖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
第3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二、糖代谢紊乱:
(一)高血糖症与糖尿病
1. 糖尿病------脂、蛋白质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眼、肾微血管病变
:I型,II型,继发型
: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酮血症,糖尿、多尿和水盐丢失
第4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二)低血糖
1. 概念:< mmol/L
来源减少:
去路增多:
第5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三)酮症:
原因:
糖尿病;糖摄取不足;糖原贮积病;碱中毒
测定:酮血症的诊断 地指导胰岛素治疗最有价值
第6页,此课件共28页哦
(四)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半乳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6-磷酸
第7页,此课件共28页哦
第二节 体液葡萄糖测定方法:
一、血糖测定:
(一)无机化学法:
醛基+Cu2+--------Cu++磷钼酸---------蓝色
(二)有机化学法:醛基+有机试剂
邻甲苯胺+葡萄糖---------希夫氏碱--------蓝绿色
第8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三)酶法:
G+ATP----------------G-6-P+ADP
NADP+G-6-P------------6-P-葡萄糖酸+NADPH
NADPH在340nm有一吸收峰
2. 葡萄糖氧化酶法:
G+O2+H2O-------------葡萄糖酸内酯+H2O2
H2O2 +氨基安替比林+酚-----------红色醌类化合物
第9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临床意义:
1. 生理性高血糖
2. 病理性高血糖
糖尿病
其它内分沁系统疾病
应激性高血糖
脱水引起血液浓缩
严重肝硬化
第10页,此课件共28页哦
3. 生理性低血糖
4. 病理性低血糖
第11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二、糖耐量实验----测定机体对糖的调节能力
(一)葡萄糖耐量实验
降低-------升高后,持久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
升高-------升高不明显,或缓慢地轻度上升
口服一定量葡萄糖,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
第12页,此课件共28页哦
适应症:
标准化:
血糖水平 在临界值(6-7),而疑为糖尿病者;
空腹血糖正常,但有发展为糖尿病可能的人群;
以前糖耐量异常的危险人群;
妊娠性糖尿病诊断 ;
临床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原因不清;
流行病学
第13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临床意义:
糖尿病:空腹>, 峰值>10, 尿糖,
2h后血糖仍高于空腹水平
糖耐量受损:(调节血糖能力下降)
空腹<
60-90‘峰值>11
参考范围:空腹< mmol/L
30-60’升高,一般<10
2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第14页,此课件共28页哦
3. 妊娠性糖尿病
妊娠24-28周内,口服50克葡萄糖,
1h后测定血糖,>7, 有可能性
第15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空腹---------口服乳糖--------测定血糖
(二)乳糖耐量实验
mmol/L以上,则耐量正常
升高 <, 则可能酶缺乏
第16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三、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1. 血红蛋白可与糖结合,叫糖基化作用
取决于血糖浓度及接触时间------缓慢,相对不可逆。反映测定前1-2月血糖水平,而与短期波动无关。
第17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二)测定方法
离子交换层析、电泳、化学比色法、
亲和层析、RIA
HBA1与糖结合后,正电荷减少,与树脂的亲和力降低先被洗下。可计算出糖基化的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
第18页,此课件共28页哦
临床意义:
糖基化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高,可促进组织缺氧
反映测定前1-2月血糖平均水平;
可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
第19页,此课件共28页哦
四、血清糖化白蛋白测定
果糖胺法
葡萄糖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