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受戒>感受和谐与人性》姓名魏肖肖学号20130903343所在学院教育学院年级专业英语教育专业完成时间2015年6月18日人文经典论文从《受戒》中感受和谐与人性魏肖肖,英语教育学院1304班,20130903343摘要:本文将围绕汪曾祺先生的《受戒》中描述的美好的桃花源般的自然环境,淳朴优美的人物形象,和充满禅意的人生境界三方面阐释文章中体现的和谐与人性。关键词:自然环境,人物形象,人生境界,和谐,人性FeelingHarmonyandHumanityfromReceivethePreceptsWeixiaoxiao,SchoolofEnglishandEducationAbstract:ThisarticlewillexplaintheharmonyandhumanityinWangZengqi’sReceivethePrecepts,fromthreeaspects—thebeautifulparadise-likenaturalenvironment,simpleandbeautifulcharacters,:naturalenvironment,imagesoffigures,lifestate,harmony,——《受戒》,文章很短,但却很有深意。整篇文章以小和尚明海为主线,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充满不可思议却又非常和谐的桃花源般的世界。虽然有些人觉得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可以还俗,可以近女色,唱淫歌,可以赌博打牌是多么的荒诞不经,但是我依然看到了作者内心新世界的一片祥和,他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人性自我的尊重与维护。文章中有很多不合我们常识的事物或事件,例如明海的家乡中“当和尚”这一习俗以及文章开头点名的明海落居的庙所——庵赵庄的荸荠庵。文章里指出“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这句话为后文中明子进入“荸荠庵”做和尚打好了基础。但是读者看到这句话不免会生出疑问:明子的家庭条件很差吗?他在家中不受重视吗?去做和尚等同于被抛弃了吗……我也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往下读。从书中得知“当和尚”在明海的家乡是一个被认同的职业,与其他地方出的织席子的、箍桶的、弹棉花的、画匠以及婊子一样,当和尚只是人们的一个自由选择罢了。而且文章中还提到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和帮,和尚必须读书认字。从这一系列讲解中我可以看到僧侣在这个文章构造的世界中是多么的崇高,这也不免让我想起以往人们对和尚的观念认识——“打着幌子要钱的神棍”。作者汪曾祺在本文结束后署明:一九八0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一个作者精心策划的“梦”,一个读者百听不厌的“梦”.梦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所以脱离世俗红尘的庵赵庄这一《受戒》中描绘的世界就是人性的体现——以最平凡的人物表现出人间最不平凡的人性美。那么“庵赵庄的荸荠庵”又奇怪在哪里呢?首先,庙的名字就凸显出这个地方的不同寻常之处;再者,荸荠庵里的僧侣生活就更令人向往了,完全没有一般佛门寺庙里清规的羁绊。这里的和尚只要会一点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梁黄忏之类,从此就可以吃现成饭,可以赚钱,可以还俗,可以娶亲,还可以买田置地,过优哉游哉的神仙日
从《受戒》中感受和谐与人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