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50页哦
本章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逻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第2页,此课件共50页哦
1没有资源共享的目
的,只是为了能进行远程通信。
第17页,此课件共50页哦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
局ARPA,提供经费资助,由美国一些大学和公
司合作,共同研究开发了这种新型的计算机网
络,决定建设一个多个节点的分组交换网络,由
通信子网和主机组成。并于1969年12月建成一个
具有四个节点的实验性网络,并投入运行和使
用,这就是著名的ARPANET。
第18页,此课件共50页哦
最初的ARPANET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中:H(HOST)是计算机主机
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 )是接口信息处理机。
第19页,此课件共50页哦
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是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典型范例它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它是第一个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它使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协议,使网络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为Internet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此外,它还实现了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式,并提出了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的重要基础理论。
第20页,此课件共50页哦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于1984年公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正式文件,即著名的国际标准ISO7498,通常称它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OSI/RM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标准化的进程。从此,计算机网络进入了标准化网络阶段。网络的标准化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因此标准化网络也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阶段,有人把这个阶段的网络称为第三代网络。
第21页,此课件共50页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全球建立了不计其数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为了扩大网络规模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人们又提出了将这些网络互联在一起的迫切需求。国际互联网Internet应运而生。
ARPANET是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广域网(WAN)的发展也是从ARPAENT的诞生开始的。这一时期美国许多计算机公司开始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和结构。
广域网的发展
互联网
第22页,此课件共50页哦
目前,一些高速的广域网技术相继问世,如POS
(Packet-Over-SDH/SONET)技术,波分多路复用技
术(WDM/DWDM)等都能为广域网连接提供高带
宽,这些技术将广域网的传输速率提高到10Gbps。另
外,最新的万兆以太网技术也可以支持广域网连接,传
输速率也是10Gbps。这些高速广域网技术的出现使广
域网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23页,此课件共50页哦
局域网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由于PC机性能不断提高,PC机和小型
机的价格不断降低,计算机从“专家”群里走进“大众”中,
网络应用也从科学计算走入事务处理,使得PC机大量地
进入各行各业的办公室和百姓的家中。
个人计算机的大量涌现和广泛分布,基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一个办公室、一栋楼或一个园区内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交换信息、交互工作,共享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
第24页,此课件共50页哦
1.计算机系统
2. 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3.网络协议
4.网络软件
第25页,此课件共50页哦
根据计算机网络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两个功能子网,即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这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
第26页,此课件共50页哦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第27页,此课件共50页哦
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就是使用粗、细同轴电缆所组
成的以太网。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特点如下:
结构简单,易于扩展。
共享能力强,便于广播式传输。
网络响应速度快;但负荷重时则性能迅速下降,
易于安装,费用低。
网络效率和带宽利用率低。
采用分布控制方式,各节点通过总线直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