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我
胡适
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批注: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儿时的我
胡适
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批注: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麋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麋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的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经过,见了我,笑道:“麋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批注:作者得了“先生”之名之后,自觉地承担起了“先生”的形象,居然连掷铜钱玩都被认为是“失了‘先生’的身份”,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批注:第二个例子:监割时坐在树下看小说,说明自己的“小先生”童年。)
十一二岁时,我稍微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意了。(选自胡适《我的母亲》)(批注:第三个例子:演戏时只演文角儿,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小先生”形象。)
好一个文绉绉的小先生!我们常常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著名作家胡适先生小时候,居然就像个“小先生”!作者围绕着自己的“小先生”气质,举了三个例子,每一个例子里,我们都能看见一个小小先生形象,既亲切又生动。
儿时的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