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简介-2--3-经过7000多年的风雨沧桑,葛天氏部落已经没有遗迹可寻了。但是,一个古老国度总是要给人留下一些什么东西的。除了一些历史记载,它还给他的子孙们留下了永久的印记。2006年被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固遗址,就有可能是古葛天氏部落生活、繁衍的地方。石固遗址是一处包含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两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距今约4500-7400年,是继新郑裴李岗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裴李岗文化遗址。-4--5-,它西距老石固村1公里,,遗址西近伏牛山余脉,东连豫中平原,土地肥沃,是先民生息之地。总面积约105000平方米,重点保护区面积34500平方米。该遗址西、北各约2公里也曾发现有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的遗存,地下遗存十分丰富。石固遗址是1972年冬由当地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后由许昌地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和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等单位进行多次实地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研究所安志敏先生也亲临现场考查,并对出土石磨盘、石磨棒等器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8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全面的钻探和发掘,此次发掘面积共计2145平方米,发现裴李岗和仰韶文化的房基7处、灰坑282个、墓葬96座,出土了石、陶、骨、蚌、铜等器物11800余件,其中以裴李岗文化遗存最丰富,典型器物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镰、管形骨器、圜底壶、平底壶、假圈足壶、三足壶、三足钵、三足鼎、附加堆纹和-6-坑点纹的三足钵、敛口钵、折肩壶、角把罐。石固遗址中仰韶文化遗存最上边的一、二期堆积内涵特殊,系中原地区首次发现。-7--8-石固遗址座落在比较宽广的土岗上,在这里,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居住时间长久,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薄不均,中部及西北部灰层较厚,一般1—,仰韶文化层直接叠压在裴李岗文化层之上,后者遗迹丰富。根据遗址中地层叠压关系和所含陶器的对比研究,石固遗址可分为八期,其中Ⅰ至Ⅳ期为裴李岗文化遗存;Ⅴ至Ⅷ期为仰韶文化遗存。遗址中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遗迹叠压打破现象较多,发掘资料共计189例。石固遗址在Ⅰ至Ⅳ期每相连两期的某些陶器器形都有一定的承袭关系,遗址中出土的陶壶的数量较多,且多出于墓葬之中,并随时间推移不断出现新器形,从形式上看先有弧腹后有折肩斜腹,壶口颈一般是由小口束颈逐渐向大口短颈或直颈发展,壶底由圜底逐渐发展演变成平底,然后出现假圈足、真圈足的陶壶。三足钵只见于Ⅰ至Ⅳ期,常见的是大口浅腹圜底三足钵,Ⅳ期Ⅲ式三足钵饰附加堆纹,同式三足钵的扁方形足上有坑窝装饰,属特别形态的三足钵,石固Ⅳ期出现红顶钵到Ⅴ、Ⅵ期仍有,且彩带色彩艳丽。石固出土的罐大多都是敛口侈沿深腹平底,其中素面罐见于Ⅰ至Ⅳ期,-9-蓖纹罐只见于Ⅰ至Ⅳ期,弦纹在Ⅰ至Ⅷ期都有,彩陶罐只见于Ⅶ期,各期的罐都有不同的变化,纹饰也略有不同,但从罐侧器形与纹饰的发展上看有明显的承继关系。-10-
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