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
36 33
山西建筑
36 No. 33
2 0 1 0年 1 1 月 SHANXI
ARCH ITECTURE Nov.
2010
13
文章编号: 1009
6825( 2010) 33
0013
03
我国地铁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张国碧
李家稳
郭建波
摘
要: 从地铁的起源入手对其进行了概述, 讲述了我国地铁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介绍了我国地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解
决了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从而促进城市健康、稳步地发展。
关键词: 地铁, 交通, 发展, 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U 231 文献标识码: A
1
地铁思想的产生 2
地铁概述
据相关资料记载, 地铁思想的产生, 并不是交通专家发明的, 地铁是地下铁道交通的简称。它是采用在地下挖隧道, 运用
而是英国查理斯法官首先提出的。 20世纪中期, 伦敦开始出现车有轨电力机车牵引的交通方式, 除为方便乘客, 在地面每隔一段
辆拥挤、交通混乱现象, 久居城里的查理斯很关心此状况, 经长期距离建一个进出站口外, 一般不占用城市的宝贵土地和空间。既
认真思考, 他提出把交通引向地下, 以减少地面的拥挤状况。他不对地面构成环境污染, 又可为乘客躲避城市的嘈杂提供良好环
的想法很快得到英国政府支持, 城市地铁建设的帷幕从此拉境。此外, 地铁还是发生战争等特大紧急情况最理想的庇护所,
开了[ 1] 。夏季还可避暑, 但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快速输送城市客流[ 2]。
4. 2
人与自然相协调新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 人工装饰色已成为新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一大诟病。这 5
结语
些人工装饰色越来越脱离建筑本身的色彩常识和氛围, 越来越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全方位的, 是经济、社会、环境的高度融
法与自然环境色彩融合和协调。人们在选择人工装饰色彩时, 几合。目前, 黄冈农村社会经济尚处于不发达阶段, 要实现其人居
乎不考虑其与建筑环境色彩, 以及与自然环境色彩的融合、协调。环境色彩的优化,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汲取国内外的
只是凭自己的一时喜好和跟风, 比如瓷砖、沙石等。而对于人类经验教训, 又要总结本市目前的经验。实际上, 黄冈市内就有一
来说, 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最易于接受, 甚至是最美的。因此, 在人些先进的经验: 如罗田的文明垸落建设, 蕲春、英山的中心村建
们的人工装饰色中, 应着重选择自然色中的颜色作为人工的装饰设, 黄州区、黄梅的集镇型新农村建设, 团风的山区新农村建设,
色彩, 使得它们与自然环境色和建筑环境色更易于进行搭配和融就值得总结、归纳和推广[1] 。所以, 必须坚持规划、设计和控制三
合, 构成整体环境的协调, 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人居环境的者同时进行。而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加强对环境建设的引导, 激
美化。发农民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协调农村经济的发展,
4. 3
以文化互补经济, 促进黄冈农村经济发展使黄冈新农村人居环境色彩逐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 5] 。
黄冈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文化积淀深厚。众多的文物古迹, 参考文献:
优美的自然风景, 构成了独特迷人的黄冈地域文化资源力量。因[ 1]
我国地铁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