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浅谈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方法
昌黎县马坨店乡大林上小学:杜学苹
在现代教育观念引领下,在长期教学实践反思中,我认为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工作不应仅仅限于学期中、学期末的几次固定的评价,而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评价方法上,我归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评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家长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次肯定的点头、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重拾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那么,怎样获得家长的评价呢?一是定期面访、信访或电访,在这些传统的家校沟通渠道基础上,我们以向家长寄信,建立家校联系卡等方式,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把对学生的要求呈现出来,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同时家长随时将对学生的希望、存在的问题反映给教师;二是用鼠标家访,即运用网络、QQ等现代交流工具家访。用QQ交流时尚、快捷、高效,由于不是面对面的,有些个人情感上的、私密性的问题家长都可以和教师交流,教师可以借此了解许多有关学生的心理;我还尝试着利用互联网建立网页,成立网上论坛,将学生情况定期上传到网页上,家长随时在论坛上发表言论,与教师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三、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相结合。
《课程标准》里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评价要饱含教师的赏识与期待。作为人师,要学会赞美,学会赏识。我想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老人将几近枯萎的花草移回家中,细心培植,等待时日,那花就好像是为了感谢老人似的,开得异常鲜艳,满院芬芳。老人说:“谁爱花,花就为谁开放。”说得多好啊!给花以爱,花就会给你以爱。每一个孩子不都是我们老师手心里的花吗?我们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有信心,要时时对他们充满期待,“无药可救”、“破罐子破摔”这类字眼不应该出自教师之口。那么,教学中是否只能表扬,只能鼓励,而不能批评呢?答案是否定的:批评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良药,得体巧妙的批评能医治受伤的心,使学生体验到老师的关心、信任与支持,从而迸发出改正缺点、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批评时巧用幽默,不仅能避免师生矛盾,还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在愉悦的情境中得到感悟。
3
四、课堂评价与课下评价相结合。
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与回答,都蕴含着评价的良机。教师每一次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说都是一场“及时雨”。课堂上的鼓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从而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但要避免一味的使用“很好”、“你真棒”之类单一、模式化的评价语言,而应该有的放矢,使学生明确自己好在哪里。总言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以及自身不同的性格特点,灵活运用口头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调动全身的每个细胞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把自己的情感传给学生,以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这样才能把评价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课余评价指的是课间、午间、上、放学路上、甚至是节假日进行的评价,它具有随机、自然、信手拈来的特点。比如:在放学路上,(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步行回家)我对一向腼腆的张娜说:“你今天的课堂朗读很流利,有感情,就是一点不足——音量能不能再放大一点呢?”她微笑着点点头。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暗含了对学生的希望与要求;又如:课间,我看到“淘气大王”博凯正帮一年级小学生抬水,我不失时机的表
督导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