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
榆社县职业中学
学生养成教育
实
施
方
案
榆社县职业中学
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
3 / 13
一、 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
6 / 13
6、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细化目标:〔1团队员每天佩戴团徽和红领巾。〔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3上下学排路队,不在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5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四、习惯养成的方法
l、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班级任课教师讲,让学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基础。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
3、自我约束:结合"养成教育之星"评比活动,利用学生自评和互评,讨论和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
.
7 / 13
5、抓好 "两股力量"〔班主任、班级任课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日三扫三查一公示。"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
6、班干部自我管理:每班班委分工合作,对班级同学进行提醒和督促。
五、良好习惯养成应做到:
1、统筹规划,分层实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全体教师齐抓共管,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要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是目前教育改革之根本,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就是促进工作的长期开展。学校统筹规划,老师分层实施,明确抓养成教育就是抓成绩,就是抓质量。树立"规训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改变过去"只管所教学生,不管其他学生"的错误做法,形成"齐抓共管促养成,行为规范上台阶"新局面。
2、遵循规律,目标要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实行班主任工作责任制。科任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按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在学课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各班要召开专题的家长会或以告家长书的形式来形成共识 ,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
9 / 13
3、正面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互勉、共同提高。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学生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应谨记为人师表,铭刻言行一致,践行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典型带动、整体提高。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采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家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
.
9 / 13
德技双成,幸福人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工作措施
养成教育做起来不可能轰轰烈烈,但是它的质量确系学生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落实,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培养,从点滴做起,用我们的心血,来实现习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学校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