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学半日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室里深厚的学习气氛、学生踊跃参加学习的热忱、惊慌有序的合作以及室内外密密麻麻的学生的笔迹,的确深深地震撼了我。给我以下启示
一、用观赏的眼光调动学生的踊跃性
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热忱使如何调动起来的?是不是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去影响、感染学生呢?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敬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洁,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得真谛。老师不蔑视每一个差生,让后进生本已自卑的心灵得到劝慰。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加度。老师备课时每一个环节都要首先考虑到学生如何参加进来。找后进生谈心,协助他们树立信念,坚决信念是每一位老师必需尽到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得到充分敬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信念了,学生的学习踊跃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的胜利就不在话下了。再有就是通过一些详细措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状况和学习驾驭状况,使每天所学的学问都能刚好稳固。班内的桌登摆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也消退了以前前排和后排的区分,每个学生同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块小黑板,学生要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学习内容。假如学生不学习,就没有内容在自己的黑板上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叫“黑板制约生存”。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
二、以全新的课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这里,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度的发挥。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应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
1、看看他们的预,一种颜色写预习目标或须要解决的问题〔学问点〕,一种颜色写答案。这节课我要学习什么、了解、驾驭哪些学问点,学生每个人都各不一样却都心中有数。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方法或教师来解决。
2、展示课中的文本展示与情感展示都是学生自己在想方法选择自己喜爱方式,教师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只要不脱离文本即可。说、演、唱、制作等各种形式都闪耀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才智。
3、反应课由学生自己出题目、总结归纳。在三面都是黑板的教室里,找不到教师的影子,教师只是在“不悱、不启、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主体性,真正做到了学为主体。这些也都有利的造就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实力,真正是“我要学。”我想他们离开了这所学校,不管在哪里学习,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今后怎样学习,因为他们已经驾驭了必须的学习实力。
中学参观后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