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郭桥中心小学 杨志新
一、教学目的:
1、认读课文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5、一番艰辛努力的结果却是-—(生答复)那我是怎样面对的?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写我怎么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我怎么做的句子,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从中你感受到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批注在书上.
(2)我怎么想的?
(3)指导学生联络前后文理解“盲目"。 为什么乱挣扎的结果只会更坏?
(4)引导孩子们联络生活中的详细事例理解“坚持"。
(5)我又是怎么做的?此时,我面临那些可怕的情况?(寒冷、黑暗、孤独、危险)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从作者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遇到困难要英勇坚强,擅长动脑筋)
(五)感动之二:满山的灯笼火把.
自学6————8自然段,体验那份亲情,感悟作者的感动和感谢。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
2、指名读出被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
(1)抓住两个“急”字:“急迫的渴望”,体会“渴望"一词的含义, “焦急悠长的呼唤”是亲人“焦急”的呼唤,体会我的感动。
(2)还要抓住一个场面描写:重点的词语—“一线、一片、一大片、漫山遍野”等加点。这些描写,特别是这些加点的词语,反映了什么情景?一方面,反映出亲人们的心情之急迫,;,这情景无不使人感动。
(3)当乡亲们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拍着我的背,会说些什么?(注意学生的情感生成,适时评价、总结。
(4)体会泪“是热的"。
(5)我又会对乡亲们说些什么?
(6)指导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感谢之情。
五、回忆全文,体味情感
1、那一声声呼唤时时萦绕耳畔,那满山的灯笼火把常常浮现眼前,那是因为我心里永远无法忘记全村老少的关爱。作者深情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除了要表达深深的感谢之情,还要告诉我们什么?
2、生自由说自己的阅读收获。
3、师总结:是呀,亲情是伟大的,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保护,互相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将处处充满温情,充满阳光!(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六、课外作业
1、学会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2、摘抄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3、你经历过令你感动的事吗?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9、满山的灯笼火把
起因 经过 结果
坠入 坚持 得救
哭着喊着 不哭也不喊 泪如泉涌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反思
郭桥中心小学 杨志新
《满山的灯笼火把》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文章配有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一天,作者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的表现,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从中感受到人们的仁慈品质,学习作者遇事擅长动脑考虑及英勇坚强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本课尝试着让学生从题目如手,质疑
满山的灯笼火把 (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