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满山的灯笼火把
教材分析:
《满山的灯笼火把》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文章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一天,作者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的表现,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从中感受到人们9、满山的灯笼火把
教材分析:
《满山的灯笼火把》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文章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一天,作者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的表现,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从中感受到人们的仁慈品质,学习作者遇事擅长动脑考虑及英勇坚强的品质。(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目的 :
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课文,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4、出示文中的词语:读词语.
5、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考虑: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根据课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分为三部分:起因、经过、结果.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 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你知道“我”的父母当时为什么要把“我”送到乡下吗?
五、老师小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段,知道了文中的我因为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无法照顾我,所以把我送到乡下外婆家。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六、作业: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说说这几段主要讲了什么。
2.我为什么坠入土井?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原因(1)天气恶劣 (2)光着小脚丫,路滑、窄
3、坠入土井时我是怎么做的?当时的情形怎样?
(1)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2)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详细描写我的处境的的语句。
指名读 “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指导读好句子,体会当时我的心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采取的方法只能是哭着喊着——(板书哭着喊着)
4、这样做的结果怎么样?齐读“然而,一番艰辛努力的结果却是又往下陷了一点儿。"指导学生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和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精品文档请下载)
5.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么?不能!那我该怎么办呢?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多么聪明的孩子!遇到意外在一阵慌乱之后马上冷静下来,动脑筋考虑,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保存体力,坚持着 。齐读第三自然段。 (精品文档请下载)
6.这个孩子只是聪明么?在阴雨天的原野里,又是黑暗的夜晚,四周死一般的寂静,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害怕了吗?-—没有,说明我还是一个英
满山的灯笼火把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