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为了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有力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有针对性的实行应急方案,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尤其是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挽救生命,减少国家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措施。
一、应急救援成员组成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3、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送医院抢救。不正确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疼痛,甚至威胁生命。搬运伤员要点:
(1)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变化,就提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震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继发损伤附近的血管神经,使创伤加重。
(2)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戴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3)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疑有脊椎受伤可能的,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因为这样会使伤员的躯干过分屈曲或过分伸展,致使已受伤了的脊椎移位,甚至断裂将造成截瘫,导致死亡。
4、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
(1)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暴力的大小,现场场地情况。凡属高空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地部位或间接击伤的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
(2)高空坠落的伤员,在已确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当时神志清楚,但若当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其留院严密观察。因为从以往事故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伤者往往忽视这些症状,有的伤者自我感觉较好,但不久就因抢救不及时导致伤亡。
(3)在房屋倒塌、土方陷落、交通事故中,在肢体受到严重挤压后,局部软组织因缺血而呈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麻木,肌肉无力。一般在解除肢体压迫后,应马上用弹性绷带绕伤肢,以免发生组织肿胀,还要加以固定少动,以减少和延缓毒性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 这种情况下的伤肢就不应该抬高,不应该局部按摩,不应该施行热敷,不应该继续活动。
(4)胸部受损的伤员,实际损伤常较胸壁表面所显示的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分离。例如伤员胸壁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救治。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例如左侧常可招致脾脏破裂出血,右侧又可能招致肝脏破裂出血,后背力量致伤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出血。
(5)人体创伤时,尤其在严重创伤时,常常是多种性质外伤复合存在。例如软组织外伤出血时,可伴有神经、肌腱或骨的损伤。肋骨骨折同时可伴有内脏损伤以致休克等,应提醒医院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诊断。反之,往往会造成误诊、漏诊而错失抢救时机,断送伤员生命,造成终生内疚和遗憾。如有的伤员因年轻力壮,耐受性强,即使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时,也较安静或低声呻吟,并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甚至在血压已降到零时,还一直神志清楚而断送生命。
(6)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时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以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医进行院抢救治疗。
(三)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用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应争取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处理。采取积极措施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和及时转送医院,这对提高中毒人员的抢救效率,尤为重要。
1、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2)根据中毒的途径不同,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皮肤污染、体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因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渗剂、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2)吸入毒物(有毒的气体):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封的仓库、化粪池等密闭不通风的地方施工,或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焊割作业、乙炔(电石)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一氧化碳)泄露,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沥青、保温、粘合等施工时,苯气体、铅蒸气等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入造成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及吸氧。
3)食物中毒:如误食腐蚀性毒物,河豚鱼、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儒林
  • 文件大小4.76 MB
  • 时间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