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doc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摘要】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在改变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面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电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快速搭建中小学“三通两平台”,经济、高效的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台的基础功能,对欠发达地区,尤其农村中小学,不失为一种经济、快捷的解决方案。【关键词】中小学、信息化、三通两平台【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58-02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处于一个优势的位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改革和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的素质和改变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干百万人民的命运,教育信息化在改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面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明确发展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优先保障农村和边远地区,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数字差距”。要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要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要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要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1]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任务是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台。一、现状分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东西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差异很大。在西部,大部分学校之间没有资源共享的渠道和平台,导致城区优质教学资源无法及时、有效的传递到师资力量差的乡村学校,从而加大了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无法满足教育的均衡发展。大部分学校的日常工作管理仍处于老式的管理状态,没有电子化,流程化,数字化的OA办公管理系统,老师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事倍功半。同时,学生作为特殊的敏感群体,在读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及其重要,但校园安全隐患仍不容乐观,缺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如果仅靠教育系统投入中小学信息,整个工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如何借助现有互联网资源,经济、高效的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下面从借助电信的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资源谈谈如何解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二、设计原则1、经济实用性2、开放扩展性3、方便快捷性三、解决方案基于电信覆盖面广的互联网和信息化应用可快速实现区县中小学三通两平台的基础功能,能极大的降低欠发达地区,尤其农村中小学的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可将教育资金节约用于教育终端投入。,基于互联网实现区县教委中心与各校之间的信息、资源能够及时、有效的传输,承载信息应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同时,各个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台、电信教育信息化平台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如(图1)所示:区县教委可根据本地教育特点建设一个小型的数据中心,用于本地的教育管理应用平台、本地特色资源数据的建设和存储,与社会教育信息化资源形成互补。采用互联网模式组网,区县教委数据中心不作为上网流量的中转节点,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不高;同时,各个区县可根据经济情况分期分批逐步建设。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