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学已经将“实施素质教育”由空头口号转变为实际行动,切实加强了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我们在为这种转变欢呼叫好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谈论的、付诸实施较多的往往是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教育,人们对这些素质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心理素质教育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似乎心理素质不能和其他素质相提并论。有的教育者也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无关大局,关键是要抓好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甚至只是智力素质的培养。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关键词:中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健康一、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即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培养,而且更应重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向上;同时要防止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善于解决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心理疾病,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的解释,心理健康可概括为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健康状况,即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因此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科学性原则。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时候,应本着对学生将来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亲切真挚的教学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同时能耐心而正确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摈弃那种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做法。应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心理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容不得半点虚假。(2)服务性原则。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将来的成人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原则。正如某位心理学家所说:“心理素质教育不是说教,是参与;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批评,是疏导;不是做作,是真诚;不是解答,是领悟;不是解决问题,是协助成长;不是表面屈从,是内心转变。”这段话十分鲜明地说明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工作原则。(3)差别性原则。各个学生因生活经历、心理压力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的心理素质也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差异,实施差别教育,对不同的心理素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对极个别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尤其应该高度重视,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疏通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微笑地面对前进路上的风风雨雨。二、实施方法及策略长期以来,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把政治思想与心理品质混同起来,把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纪律问题、作风问题来处理,致使教育收不到预期效果,有时还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从心理上去了解学生,例如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形成独立的评价能力,但又未能摆脱单纯、幼稚的一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