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构架
一导论
二市场均衡理论(供求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四生产者均衡理论(厂商效益最大化)
五市场结构理论(厂商最优决策理论)
一导论
经济学研究重点(稀缺——选择——决策)
经济学研究主体(个人——企业——政府)
经济学构成与特点
微观(个人或家庭—资源配置—价格)
宏观(政府—资源利用—国民收入)
经济学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二市场均衡理论(供求关系)
需求理论
(需求函数—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定理)
供给理论
( 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定理)
市场均衡(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供求定理)
弹性理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
三消费者均衡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分析法
(效用概念—TU与MU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及原因—消费者均衡及满足条件—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及原因
—预算线及其变动—预算线的特点—消费者均衡及满足条件
—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生产者均衡理论——(1)
短期生产函数:
( TP、AP、MP的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原因—生产三阶段的划分及其意义)
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等成本线(预算线)及方程—等成本线的特点——生产者均衡及条件(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生产扩展线(等斜线)—规模报酬及三种情况)
四生产者均衡理论——(2)成本论
短期成本函数
(经济成本—经济利润—短期成本曲线及相互关系—成本函数与产量函数间关系)
长期成本函数
( 长期成本曲线及相互关系—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五市场结构理论(1)——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类型及其划分(四种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厂商的最优决策(P=MR=MC)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厂商的最优决策
(P=MR=LMC=LAC=SMC=SAC)
考试题型
1 单项选择(20个,20分)
2判断(10个,10分)
3 简答(2个, 16分)
4作图分析(2个, 16分)
5计算(4题, 38分)
要求:时间120分钟闭卷
作弊者,视为不及格。
习题解答
作图分分析:
1作图分析政府实行最高限价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答题要点;
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其目的是防止某些行业或某些商品价格过度上涨,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其结果可能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引发的抢购、产品质量下降、黑市交易等市场现象。
S
D
E0
P0
P
Q
0
P1
Q0
QS
Qd
2 作图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形成及实现条件。
在预算线I既定的情况下,无差异曲线U1<U2<、U2两条曲线分别相交(C,D)或相切E时,C、D点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低的满足程度,因为U1<U2,消费者资源浪费了。由于U3>U2,消费者又无法实现。所以,只有在E点,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即消费者实现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在切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使MRS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即MRSXY=PX/PY
Y
0
X
I
U1
U2
U3
C
E
D
理工大学_西方经济学_复习内容框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