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朗读的技巧.docx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A、学习文件B、学习/讨论
(2)A、读了/一篇课文 B、读了一遍/课文
(3)A、反对/目无纪律的行为 B、反对目无纪律的/意见
2、句中有标点,却不停顿。










例如:“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捞月亮》)
两个“糟啦”可以连起来读,也可以把全句都连起来读,以表示吃惊、紧张、急促。
桌子放在堂屋中央,系长桌帏,她还记得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四婶慌地忙说。她讪讪地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四婶又慌忙地说。(鲁迅《祝福》)
在句中引号里的内容可以不停顿,一气读出,这样处理,可以突出四婶的紧张心理——“千万不要碰”!反映出对吃人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鞭挞。
桃树、杏树 、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三、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一)顺应语法的停顿。这类停顿可以依据标点来处理,有时也可以突破标点的限制。(见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二)显示层次的停顿。
文章的层次可以借助于朗读者的停顿得到显示。
段落 >层次 > 句子
一般说来,文章中的节(段)这样的大层次比较容易划分,而一节(或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中,也往往有有更小更细的层次,划分这些层次并用朗读中的停顿表现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鲁迅《祝福》)
(三)体现呼应的停顿
文章中的呼应关系在朗读时主要通过停顿来体现的。全篇整体性的呼应较易把握,而文章中的局部的呼应关系,往往由于朗读者的忽略而造成呼应中断,或呼应模糊,因此影响了语意的表达。如:
1.在建设工作中,犯一些错误,有一些缺点,是难免的。问题在/于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吴晗《论谦虚》)
2.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郑振铎《海燕》)
(练习)
①看着/莽莽苍苍,一片锦绣,“河水萦带,群山纠纷“的/大地
②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①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②葡萄成熟的季节,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青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四)指向强调的停顿
为了突出句中某词语些重要,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在
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这便是强调性的停顿。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朗读最后一句时,如果在“爆发”和“灭亡”的前面作一停顿,就可以使听众充分感受到这里发出了“不爆发即灭亡”的呼告及对读者投入斗争的召唤。
再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练习: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五)区别语意的停顿
朗读中,停顿还有一种区别意义的作用。
特别是书面语中的某些歧义短语和句子,可以用朗读的停顿来揭示其不同的语法结构,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如

2022朗读的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02-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