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入境游客苏北第一。发挥盐城滨海湿地、鹤鹿同春的特色优势,我市专门成立盐城旅游上海推广中心,面向上海地区,每年推出精品旅游线路10余条,开展旅游推介近10次,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深度接轨上海乃至长三角重点旅游市场。依托空港和海港的口岸优势,成功设立了盐城旅游(韩国)咨询中心,为境外旅游市场建设开拓新渠道。盐城成为韩国出入境门户之一,其入境游客人数已跃升至苏北第一,增长幅度全省第一。
(二) 存在问题。
我市旅游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起步阶段的特征还比较明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区县旅游发展不均衡。大丰区、盐都区和东台市旅游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旅游景区品质较好、旅游项目投资较大、旅
游服务设施水平较高。相比而言,其他县区的旅游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全域旅游发展尚未形成。
休闲度假产品缺乏。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的复合性不强,观光产品占主导,缺乏生态度假、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高端旅游产品,仍处于“资源开发度低、服务滞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全市高端商务酒店与低端酒店两极分化严重,缺乏中端酒店支撑。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我市旅游公共服务品质和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尚有差距,满足自驾自助、家庭亲子、高铁旅游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还没有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区县和景区之间的旅游交通体系不完善,道路建设、公共交通、景区专车等要素缺乏,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有待提升、智慧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域旅游联动性衔接不畅。
旅游营销力度还需加大。我市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中华麋鹿园、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等景区,虽然旅游接待水平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经营单位的营销意识缺乏、经营理念落后;红色旅游品牌宣传不足,海滨度假旅游产品仍处于初级阶段。全市旅游营销手段比较单一、专业人才缺乏、营销企业偏少,亟待加快改进。
旅游市场行业监管力量薄弱。近年来,全市旅游经济发展迅速,但旅游主管部门的服务、指导和管理力量却相对不足。各县(市、区)中除大丰、东台单设旅游局外,其余在交通、
商务、文广等部门挂牌,人、财、物管理不独立,开发区和城南新区还没有明确专门的旅游主管部门。市旅游局机关现有人员编制数仅12名,全省最少,规划处、旅游信息中心等还没有人员和机构,与加快发展的盐城旅游不相适应。
二、产业展望
(一)盐城旅游保持高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广阔。 盐城旅游正处于最佳的政策机遇期。沿海开发战略,盐城是战略中的重要角色,在吸引资本、集聚人力资源、集成优势先进技术等方面,正在显现良好的态势,支持旅游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治理机制,有效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发展,盐城从中得到了显著的机遇和优越的助推条件。长三角城市圈是世界级的城市群,盐城成为其中的一员,接受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接受南京、杭州、合肥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在信息、技术、资本、管理、创新等领域,享受前所未有的联合优势、联动优势,将会为盐城旅游业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和良好机遇。
盐城旅游的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1—4小时城际高铁圈的形成,盐城的可进入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盐徐高铁在建,盐城到北京、上海的高铁“十三五”期间会启动建设,高铁班次多,运行稳定,速度快,运载量大,将是域外游客进入盐城的主要交通工具。盐城另外还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在全国地级市中十分稀少,特别是近年来盐城南洋国际机场国内外航线的不断增加和拓展,极大改善了旅游的
第
2022盐城旅游景点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