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结合学案明确第一个学的读音(xiào)、含义(教),明确“其”的意思(大概)
(2)翻译句子:《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学”(xiào)与“学(xu?)”其
实就是一个字?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下面两个字这两个字的不同。
明确:这是《说文解字》中“教”与“学”的写法。前面这个是“教”,后面这个是“学”
,不难发现这两个字的写法非常相似。其中表示算筹,指的是孩童,表示手持鞭子、棍杖。学字多了几个形状: 像爪一样,表示的是手,突出“手把手”教的含义, 即庐,表示房屋。
其实教与学在古文中属于异体字,即音义完全相同,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也就是说,教与学原本在古文中意思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所以教是学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加深学生对教与学的理解,通过构字来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古文知识。
4、分析文章,合作探究。
——。比较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这篇短文得出一个什么结论?(用原文回答)
这一结论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1、口语交际。 某班成立了帮扶小组,老师安排晓雨指导若冰的语文学习,可晓雨说这样影响自己的学习,不同意。假如你是晓雨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劝说她?(请用上《虽有嘉肴》中出现的成语或句子) 2、积累《学记》中的名句。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五)检查背诵
结束语:如果说学是一支红烛,那教只是红烛上的火苗;如果说学是一只春蚕,那教只是春蚕嘴里吐出的一根丝线。学是整个人生的常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我,才能有更多的感想与别人分享。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珍惜少年时。少年是学习的大好时光,我们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不断反省。
八、作业布置:完成学案。
九、板书设计
教学相长
篇二:虽有嘉肴教学案例及反思
《虽有佳肴》教学案例及反思
王焕存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方法 朗读法、交流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的有关知识。
明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第 8 页
2022虽有嘉肴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