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存储知识
杂粮存储知识
杂粮存储知识
杂粮储存知识手册
杂粮储藏特性
豆类比米类耐储藏(豆类种子形态完整,米类都去掉了种皮,失去保护);
低油比高油耐储藏(含油高,油脂氧化、酸败,有哈拉味,含油高要防止挤压);
低蛋白比高金时期:低于5℃有30天以上;低于7℃有90天以上;低于10℃有120天以上。在这100多天内,有充足的冷源,可以大力开展自然冷却与机械通风。将温度降至10℃以下。
热炎难关时期:6至9月气温高于25℃,就是低温储藏的难关,这时,要加大保冷的力度,开动制冷设备补充冷源,以渡过高温难关。
6)(黑米)的储存
调温补冷时期:4、5、10、11月气候比较温与,这时以密闭、通风与补冷相结合,根据粮情灵活掌握,适时采用不同的措施。
低温与防护剂防治害虫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在20℃左右的温度中,只能延缓害虫害螨的有效积温时间,不能完全抑制害虫的发育繁殖,特别就是害螨更能耐低温。如果在糙米中拦入隋性粉(如蛙藻士)或植物性防护剂,既利于防虫保鲜,又免于化学药剂的污染。
低温储藏与气控相结合,具有长期防虫保鲜的效果。利用新型材料研制的包装,在袋中充N2、CO2或抽真空储存糙米,并在低温或准低温环境中,能保持长期防虫保鲜的效果。
麦(仁)米的储存
杂粮存储知识
杂粮存储知识
杂粮存储知识
荞麦米:当季荞麦米新加工出来就是绿色的,光照与高温使荞麦叶绿素破坏,表面褐变。
光照对颜色的影响很大,对游离脂肪酸的影响较小 。
避光条件下,真空袋装能很好地保持荞麦米原有色泽与抑制荞麦米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
对荞麦米采用0、5%Zncl2或0、5%-1、5%NaHSO3护绿处理,效果较好,且耐光性也较好。
麦(裸燕麦)的储存
莜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脂肪。籽粒没有果皮保护,皮层很薄,容易损伤。易招致虫、霉的侵蚀,特别就是螨类的危害。
莜麦就是在冬季收获入库,气温下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在晒场上碾打、晾晒时,易混入冰雪。在保管的过程中,粮质差,杂质多,通风不良,又混入冰雪,莜麦自身呼吸所产生的水分与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失而积蓄起来,使混入莜麦内的冰雪熔化,会促使莜麦水分剧增,呼吸旺盛,微生物大量繁殖,迅速导致莜麦发热霉变。
莜麦发热霉变比一般谷类粮食进行迅速。发热的早期茸毛脱落,粮粒失去光泽。粮温很高,如不及时处理,3-5天内即可导致霉变事故,轻者味苦,营养价值下降,重者全部霉烂,不能食用。莜麦霉烂后呈灰褐色,用手轻碾,即成细灰。
莜麦(裸燕麦)的保管方法
利用高寒地区“寒冷、干燥、风大”的特点,对莜麦实行低温密闭保管。首先要求保证入仓莜麦的质量,把好水分、杂质两大关。
莜麦在整晒的过程中要防止混入冰雪,预防的方法就是:在风雪天要将晒场上的莜麦拢堆覆盖,防止冰雪混入粮堆;场上粮堆如有结露现象,应充分摊晾后再装袋,入仓时严加检查,防止混有冰雪的莜麦入仓。
莜麦入仓后应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冬季与初春的寒冷季节通风降温,入夏前进行密闭保管,并应对仓房采取一些隔热措施,以保持低温效果。在莜麦保管的整个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大豆(黄大豆、黑大豆)的储藏特点
大豆粒圆,种皮光滑,籽粒坚硬,抗虫、霉能力较强,但破损的大豆易于变质。大豆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脂肪,在空气湿度大时容易
杂粮存储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