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钓鱼的启示
祥和小学黎新柳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3、理解父亲告诫我的话。
读一读词语
放好鱼饵 抛出鱼线 湖面涟漪
13 钓鱼的启示
祥和小学黎新柳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3、理解父亲告诫我的话。
读一读词语
放好鱼饵 抛出鱼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杆剧抖 大鱼争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阅读课文
1、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思考问题:
课文先写什么(起因),再写什么(经过),最后写什么(结果)?
钓鱼 放鱼 启示
(1-3) (4-9) (10-11)
思考:
1 作者钓到鲈鱼的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 “我”为什么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用“~~”画出有关句子。体会”我“的心情有何变化。
3父亲的态度是什么?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概括。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不愿意放鱼的原因是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
3、周围没有人,不会受到限制和批评。
2、鲈鱼这么大,这么美,很诱惑人。
“我”的心情变化
1、啊,好大的鱼!一条我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得意)
2、“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急切)
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委屈)
4、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 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乞求)
5、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依依不舍)
“我”的心情变化
1、啊,好大的鱼!一条我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得意)
2、“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急切)
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委屈)
4、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 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乞求)
5、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依依不舍)
阅读时,想像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体会,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啊,好大的鱼!一条我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喜爱但不容争辩)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语气平静但严格教育)
爸爸的心情变化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语气平静但严格教育)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 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父亲要求“我”把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你也在现场,你会怎样处理那条诱惑人的大鲈鱼?
?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一是道德是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二是必须从小时候开始,处处严格教育,事事严格要求,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指人生中的名利、财富等诱惑。
朗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第一个“鱼
黎黎钓鱼的启示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