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工程概况 - 1 -
.概述 - 1 -
.盾构机 - 1 -
.隧道概况 - 1 -
2.编制依据 - 3 -
3.总体部署 - 3 -
.施工部署 - 3 -
.分段施工计划 -称
编号
1
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8标江中圆隧道段内部结构施工图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14-2014
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
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7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
GB50715-2011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9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10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
1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
3.总体部署
.施工部署
根据项目管理规划和施工组织总设计要求,盾构推进和内部结构施工要同时进行。当盾构推进一段距离后在确保安全和不影响盾构推进工作的前提下,以变形缝划分大体相等的施工段(工作面),逐段逐节组织施工,使每一个施工项目在各自作业面能连续施工。
考虑到大直径圆隧道段内部结构均为全现浇结构,因此在内部结构施工与盾构推进展开同步施工时,必须要解决好在不影响盾构推进工作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内部结构施工,关键是不能影响盾构推进所需管片、泥浆罐车等各种材料进出。在圆隧道段内部展开同步施工时会兼涉多专业多工种同时作业,涉及面广且工期紧张,为了不影响各专业各工种的施工且能有效利用各自的工作面。根据圆隧道横断面结构形式,在车道板施工中利用中跨作为盾构推进材料运输通道,中跨施工采用特制定型模架和专用轨道行车,使中跨在同步施工时呈现空腔状态。两侧边跨车道板则搭满堂支架,采用高强特制支架即“DX强力多功能支架体系”。待盾构机推进到200m左右且有一定安全工作面后,即可陆续展开各施工项目的流水组织施工,使盾构推进和内部结构施工
相差一段固定距离以平行方式施工实施同步。
根据设计每隔75m设有疏散楼梯,路面每隔50m设有变形缝的要求,盾构推进平均每天6环12m考虑,以2天为一施工周期计算来划分施工段,则每一施工段长约在24m左右。根据设计要求每隔50m长设一变形缝要求,则需在变形缝之间要增设一道临时施工缝,这样以每段24m左右大致相等工作量来组织施工,根据每节长度工作量合理安排劳动力、机具及周转材料等。
在改变结构形式和不影响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对内部结构按各不同步位、结构形式进行划分,以压重块、中隔墙、中跨车道板、内衬、地铁烟道板及边跨车道板6项施工内容为主导项目开展等节奏流水施工。疏散楼梯则根据主导项目施工形象进度及时穿插完成。车道板上部结构的两边侧墙和防撞侧石则根据主导项目的施工进度实施机动施工,在保证安全并不妨碍其它项目施工,可分阶段连续施工。临时施工缝留设则要避开安全楼梯、疏散门洞口等位置。
.分段施工计划
在本项目同步施工中,优先施工中跨车道板,形成运输通道,方便两侧内衬、地铁烟道板及边跨车道板的施工。以隧道推进方向作为施工的前进方向,根据主导分项工程,纵向划分为6个施工段展开主导项目施工,主导施工分项工程施工顺序:两侧压重块→中隔墙→中跨车道板→内衬→地铁烟道板→边跨车道板,主导施工分项工程可分别在不同的施工段施工,构成流水施工作业。
-1 内部结构主要分项工程划分示意图
4.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植筋
1:植筋工艺流程
(1)准备:检查被植筋混凝土表面是否完好,钢筋探测仪核对标记植筋部位;
(2)钻孔:根据植筋的直径对照相应的孔径和孔深进行打孔。若未达到设计孔深而碰到结构主筋不可打断或破坏,另行在附近选孔位,原孔位以相当原混凝土强度的无收缩混凝土填实;
(3)清孔:采用压缩空气清孔,用金属毛刷刷三遍,吹三遍,确保孔壁无尘;
(4)注胶:注胶时将搅拌头插入孔的底部开始注胶,逐渐向外移动,直至注满孔体积的2/3即可(对于ф16植筋深度15d的注胶量为v=)
(5)植筋:将备好的钢筋旋转着缓缓插入孔底,在初凝时间内进行安装,使得锚固剂均匀的附着在钢筋的表面和缝隙中,待其固化时间过后进行焊接、绑筋工作。
2:植筋技术要求如下:
(1)植筋采用的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采用机械切断。植入钢筋的标准强度值=335MPa,抗拉强度设计值=300MPa,抗剪强度值=190MPa。
(2)钢筋植入深度扣除混凝土表面剥落和裂缝层;
(3)配备
武汉三阳路越江隧道段同步结构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