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禅寺
泰山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中国著名禅寺
泰山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岱庙历史】
创建历史悠久,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唐开元十三年(725)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再 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 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 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景点】
岱庙坊
岱庙坊又名玲珑坊,建于清代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 高低错落,通体浮雕,造型雄伟,精工细琢,为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坊顶是歇山式仿木结构,螭吻凌空,斗拱层叠,檐角飞翘,脊兽欲驰。图案设计采用对称手法,构图和雕刻技术变化多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坊的内柱阴阳面均有刻联。南面是当年的创建者山东提督布政使施天裔撰书:“峻极于天,赞化体元 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意思是高峻的泰山与天齐,它辅助天地化生万物;主宰宇宙的泰山神,显赫的威灵镇慑东方。北面是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题联并书:“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与京。”大意是:泰山为五岳之宗,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瞻仰它的雄伟气概,它那化生万物的德泽恩惠谁能超过呢?泰山之神把持操纵着群神仙界,天下都听从其命,它那保佑苍生的功劳广大远博,谁能与之相比?双联精辟地概括了泰山的神威。
遥参亭
又名草参亭,前临通天街,后与岱庙正阳门连通,为岱庙的前庭。历代帝王及王公大臣来泰山举行祭祀典礼,必先在此举行简单参拜之后,才能进入岱庙举行正式大典。唐代称“遥参门”;宋代在门内筑亭,改称“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并奉碧霞元君像于其中,遂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
正阳门
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正阳门始建于宋,毁于二十世纪中叶,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进入正阳门,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有81个铁制馒钉,有铺首,象征 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正阳门两旁置有东、西掖门。
庙有八门。南向五门,即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东门名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名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名厚载,又称鲁瞻。各门之上均有楼,前门称五凤楼,后门称望岳楼。庙墙四角有角楼,按八卦各随其方而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北为乾,西南
中国著名禅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