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陶艺的历史变化.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陶艺的历史变化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
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   
 
   
浅谈陶艺的历史变化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
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
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 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 0 世纪9 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2 0 年来, 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等在现代陶艺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吕品昌、罗小平、白明等, 风格流派众多, []技法日趋多样。他们中大多数是高校教师, 或受过高等教育中传统陶瓷艺术的薰陶, 因此, 中国的陶艺在一开始便与学院有着不解情缘。
然而单纯的学院发展,不管是在观念上, 还是在传播上都受到极大限制, 而且在学术层次上也是狭窄的。在90年代,首先是1991年“ 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 , 继而是1 9 9 5 年的“ 景德镇国际陶艺研讨会” , 1 9 9 8 年5 月在宜兴举办了由罗小平等人策划的规模更大、学术研讨更具深度的“98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同年秋在中国美术学院由刘正等人策划的“首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也与观众见面。1 9 9 9年岁初在广州美术馆由左正尧策划的“超越泥性——中。这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研讨性的展会,预示着中国的陶艺正在兴起,其规模和范围及影响正在向全社会拓展。
然而, 现代陶艺作为一项新鲜事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更大的意义上、更大的程度上形成了中国陶艺现状,更值得我们去研讨。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以资读者商榷。
一、“传统”与“现代”的隔阂
“ 传统” 与“ 现代” 的关系在如今的各个艺术领域都是一个争不完的话题,陶艺也不例外。然而,在关于陶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许多讨论中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陶艺的功能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陶艺作品的功能与价值,而且对于陶艺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所担当的角色及陶艺家的社会定位都关系很大。只有摆正了“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 而不只是“ 现代陶艺是什么样子? ” , 我认为陶艺才能真正从“ 传统” 走入“ 现代”。中国传统陶艺是附属于陶器的, “ 实用而尽量美观”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中国陶艺发展。在这种观念下, 陶艺只能属于工艺美术, 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在这种情况下, 陶艺家的才智更多地受到了“ 制器” 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设计与形式美的领域里探索,陶艺家也更接近于工艺家,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
现代陶艺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艺的艺术属性, 使陶艺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聘。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针对现实进行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涉足到雕塑、装饰等众多艺术领域。丰富了自己又补充了其它艺术门类。 因此,传统陶艺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器”的约束。现代陶艺

浅谈陶艺的历史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