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古诗篇
第1页,此课件共35页哦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意是:回想当年我出征时,正值春天,微风吹拂着柔嫩的柳枝。如今归来之日,已是满天飞雪的冬天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
第15页,此课件共35页哦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是宋代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词坛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一生政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第16页,此课件共35页哦
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但他也有清新自然的词作。
第17页,此课件共35页哦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之时。
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第18页,此课件共35页哦
西江月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桥/ 忽 见。
第19页,此课件共35页哦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上升树梢,惊动了喜鹊飞离树枝;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第20页,此课件共35页哦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第21页,此课件共35页哦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下起了轻微的雨。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
第22页,此课件共35页哦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在面前。
可以看出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
第23页,此课件共35页哦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时间:
地点:
景物:
夏天的夜晚
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
月、鸟、蝉稻田、蛙、星、雨、店溪、桥
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第24页,此课件共35页哦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的译文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第25页,此课件共35页哦
【作者简介】
(1226~1306以后)元代戏曲作家、词人。字太素,号兰谷先生,“元曲四大家”之一。初名恒,字仁甫。山西河曲人,客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华为金枢密院判官。白朴幼年蒙古军攻占南京(今开封),父母离散,曾由元好问照料。蒙古灭金后,白朴终生不仕。后移居金陵与诸遗老诗酒往还。作杂剧16种,以《梧桐雨》为代表作。
第26页,此课件共35页哦
【作者简介】
白朴也是元代有成就的散曲作家之一。散曲内容大多是叹世、咏景和闺怨之作。曲词秀丽清新,有些小令颇有民歌特点。白朴的词流传至今100余首,大多为怀古、闲适、咏物与应酬之作,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不少怀古之作,寄托了故国之思。今存《天籁集》词2卷。散曲存小令37首,套曲4首,今人隋树森《全元散曲》收录。
第27页,此课件共35页哦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夕阳西下,天边留下一抹残存的晚霞,在孤零零的山村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落光了叶子的老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天空中掠过一只大雁。
一点飞鸿影下
第28页,此课件共35页哦
青山绿水
远方是一片青山绿水,其间点缀着白色小草、红色枫叶 和黄色小花。好一幅苍凉而又瑰丽的秋景图啊!
白草红叶黄花
第29页,此课件共35页哦
思考
作者以“秋”为名,曲中哪些字、词能直接点名秋意。
白草红叶黄花
第30页,此课件共35页哦
思考
除了描写有着明显秋意
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古诗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