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反思
我的课堂我做主
----- 初探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具备的几点素养
纵观历史,但凡做出重大成就的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坚决信念,不易被他人所轻易动摇的人。我们的教育“教〞出了什而不是每一堂课都是同一副嘴脸,像工匠一样按部就班,机械僵硬。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应回归教师的本来面目,传递知识的同时给予积极的价值观,坚决的信念,身处逆境时能从中获得力量。
2、提高个人修养,厚积薄发,做一个有魅力的学者型教师。对此,我个人也有一些努力和尝试,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这是个人人都知道,却很难坚持的事情,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感觉到读书的重要性。首先,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主要读的是一些著名史学家的经典作品,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是一个收获,从中更多的收获是感受到大师的思想自由和独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历史讲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个道理,我一直都知道,
却没有真正做到,在讲课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把不确定的事情确定的讲给学生,用词也不够严谨的情况,通过读书,我时刻提醒自己应该慎言,以科学的态度来做学问和教学,不说没有依据的事情。
再者,当读了更多的专业书籍后,我对很多历史问题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史学家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解读,教会我应该用开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研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根溯源,而不仅仅是讲明结论,应该引导学生在客观史实的根底上用科学的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盲目的迷信教师或者某种固定说法。
同时,读书可以让我积累大量的素材,为良好的教学设计打好根底,不至于在做教学设计时大海捞针的找资料,消耗大量的精力却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至关重要。
最后,关于读书时间,可能说起读书,总是有很多人说我没有时间,我通常都是利用每天睡觉前看一个小时左右,周末或放假可能时间会长些。如果这个时间不是在看书,我估计很多人会选择玩玩手机,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却没有任何收获。我也过了一段这样的日子,深感空虚和惭愧。
第二、观看有质量的专题纪录片,相对史学家的专业书籍而言,纪录片更加有趣通俗一点,有声音有画面,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而且纪录片通常也代表的是主流观点,更加贴合我们的现实,尤其是其中都渗透着很深的人文观念,与我们历史强调人文素养的精神非常契合。我观看了一些纪录片之后,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可以作为素
材来使用,使课堂也更加饱满,效果良好。
第三、在读书或者看纪录片的时候适当的做一些笔记,更加重要的是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思考及时记在纸上,因为当我们受别人的思想启发的时候自己会迸发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灵感和思考,这种灵感往往稍纵即逝。但是这却是我们自身能力思想能力提升的关键时刻,试试拿出来体会,也会感受到读书的价值,增添读书的动力。
3、精心设计
做一个称职的教师最重要的一环自然是要落实到课堂的实际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环是对课堂过程的精心设计。当一个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大量的素材的时候,是否就能上一堂好课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堂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拥有再多的素材,这个课堂也注定是杂乱无章、效果有限的。我想把一堂课的过程比喻为一个迷宫,而知识就是就是宝藏。我们传统的课堂更多的是老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是个大宝藏,你们要
最新历史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