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田园,诗寄浓情
李世明
有人叫我网络诗人,有人叫我田园诗人,其实我都算不上,顶多是一个诗词爱好者。
我之爱诗,缘于有太多情感,需要宣泄;有太多的心里话,需要诉说。于是乎,我找到了
这个叫做中华诗词家在田园,诗寄浓情
李世明
有人叫我网络诗人,有人叫我田园诗人,其实我都算不上,顶多是一个诗词爱好者。
我之爱诗,缘于有太多情感,需要宣泄;有太多的心里话,需要诉说。于是乎,我找到了
这个叫做中华诗词的文化载体。一写便是 30 余年了。其间由于生活的艰难,几近搁笔。
我的家乡,在大别山麓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从小时起,我便梦想走出大山。因为老
师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有发愤读书,才可跳出农门,才可成就一番事业。可事与愿
违,由于多种原因,始终未能把梦想变为现实。于是乎,生我养我的家乡,便成了我安身
立命之所。这里有我童年的快乐,也有我成长的艰辛,更有我挥之不去的乡愁。
读书十年,之后务农,惟一没有放弃的爱好便是中华诗词。那时只是喜欢背颂古体诗
词。记得有一次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时,一边干活,一边背毛主席诗词,被那位文盲生产队
长大声斥责,说我不务正业,告到我父母那里,好一阵懊恼。从此,我再也不敢人前言诗
了。因我是长子,下有一弟三妹,从此天天挣工分,为这个家庭撑起了半边天。
也许我与诗词,确有梦中之缘。有一天,遇见一位收废旧报纸书籍老人。我从他的货
担上,看见一本王力的《诗词格律》。我拿旧课本换了下来,并视若至宝,爱不释手。因
无老师指导,只有苦苦参来,如读天书。于是乎,我的处女作诞生了。也是我的第一首田
园诗:“家住村东近绿溪,南山秀色染檐低。燕子不嫌农院小,春来日日乐衔泥。”
记得那年代,在生产队里,劳动强度大,物质贫乏,生活很艰苦,一年难见几次荤
腥。然而,人们很乐观。劳动之余,听收音机,听样板戏,二十里地,竟不嫌远,带着一
帮堂弟妹去看电影,回来第二天照样出工劳动。难得的下雨天,可以睡一回懒觉的,但我
还是想着我的爱好,琢磨着写诗。于是,在一个夏天时节写下了《雨日抒怀》:“雨打芭
蕉滴吾心,竹帘卷起看烟云。一川浅绿秧初插,十里蛙鸣夏已深。蝴蝶梦酣成倦卧,芙蕖
风暖入黄昏。愁无不释求惬意,寄情山水且耕耘。”在一个早春二月的夜晚,生产队长安
排护秧归来,在被窝里写下了《二月农家》:“淡红圆月出东天,花影婆娑香欲眠。最是
农人不计晚,蛙声一片护秧田。”在那个由青涩到渐谙世事的岁月里,写下了大量技法不
熟的小诗,铭记着我人生的青葱岁月。
物换星移,世事弥新。上世
家在田园,诗寄浓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