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 共 21 页
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中,一位中年男子拉着一位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寸步不离,生怕立刻就会丢失的样子。小男孩肯定要到报名台看看,中年男子也只好拉着他转了一转。只见报名台前人来人往,穷苦子弟纷纷报名要求参军,看了一阵后,男子便拉着小孩的手回去了。
这位被拉着手的男孩小名“松树孜”,当时刚好12岁,原是连城县庙前村一名父母双亡的乞丐,10岁那年流落到长汀县城,每天脸黑头污,衣衫褴褛。一位好心的中年男子将他收留,带他到一个建筑工地做了小工,成了他的师傅。师傅时时到处关切着他,还想认他为“义子”,以后好增加个劳力,帮自己干活。
“松树孜”到长汀以后,耳闻目睹了许很多多簇新事:红四军入闽,歼灭土著军阀郭凤鸣,解放了长汀城。又听了_在大会上的讲话,便暗暗下定决心,肯定要投奔革命,参与工农红军。其次天傍晚他偷偷溜出了工地,左拐右拐,进进退退,生怕师傅跟上来。他干脆找到红军在城里的一处驻地,要求立刻参军。几位红军战士见他年纪小,人又长得矮小,都劝他回去。可他就是死纠慢缠,战士们不得不带他去找部队领导,一位领导听他讲完经验后,最终同意接收。他主动要求到炊事班洗碗、洗菜、打扫卫生。只因怕被“师傅”认出,被拽回去。没几天,部队开拔了。由于父母生前送他念过两年私塾,文字楚楚可观,在炊事班常常为战友写写家信。领导知道后,调他到团部任宣扬队队员。他每到一地,伴同队员们提着石灰、朱砂桶,到处刷写红军标语。
后来,这名“红小鬼”在部队经验了诞生入死、千锤百炼,成为我军医疗战线上一名技术精湛、屡建功劳的高级领导,他就是解放后曾任过的江一真。
くくく
红色经典故事简短(三)
《歌颂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美丽而熟识的歌曲,你肯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恶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特别清晰《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灵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渐渐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常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颂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日,我们唱起《歌颂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肯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事,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くくく
红色经典故事简短(四)
《鸡毛信的故事》
抗日斗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
2022红色经典故事简短5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